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科學新研究讓癌細胞自殺

癌症的治療一直是困擾科學家及醫生們的一大課題,從早期的開刀、化放療到近期才出現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等。科學的進展讓醫生能有越來越多的武器對付癌症。


然而各種療法各有其優勢與劣勢,若治療方式或是藥物無法準確的作用在癌細胞上,則有可能傷及無辜,造成健康的組織受損,導致藥物產生副作用、降低治療成效以及病人的生活品質。

抗癌方法日益漸增,對抗癌症有更多選擇
近年,科學研究出現了更多不一樣的抗癌方法,比如去年新發現的ProAgio蛋白質,可運用於腫瘤中引發細胞凋亡,或是透過阻擋腫瘤細胞的營養來源來對抗癌症。今年初,又有一項振奮人心的抗癌研究發表於<>期刊中,來自以色列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新的分子機轉,能夠誘導癌細胞自殺,並且不會傷及身體的健康組織。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出血、腎功能受損 必知中西藥物交互作用!

今年28歲的陳小姐,為了改善腸胃與鼻子過敏問題,長期以來都有服用中藥調理體質的習慣,但近日早晚溫差大不慎得了感冒,前往西醫看診,卻忘了主動告知醫師,平時有服用中藥的習慣,擔心中西藥合併會產生副作用,像陳小姐的例子,也是大部分民眾的困擾,平時能透過哪些管道解答藥物疑問呢?


調查顯示約有八成的病患,在西醫看診時不會主動告知有服用中藥的情形,且 中西醫領域不同,就連專業的醫護人員,都可能不清楚中藥與西藥會產生哪些藥物的交互作用,引起不良反應的風險大。藥師表示,大部分的中藥成分含有當歸、銀杏等藥材,具有抗凝血的作用,若與西藥合併使用恐有出血的風險。

此外,中藥材的山楂、五味子等,若和西藥的磺胺類藥物一起服用恐會損害腎功能,還有人參會加強糖尿病藥物與降血壓藥物的副作用,都應特別注意;若需同時服用中西藥,兩者應間隔至少兩小時,且不可搭配咖啡、牛奶、茶類,避免降低藥效或引起不適,中藥最好不要與食物同服,在兩餐間服用最好;如健脾胃的補中益氣湯或是針對腸胃疾病的藥,適宜在飯前一小時服用。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人工電子眼救全盲 林口長庚創台灣紀錄

人工電子眼救視力,林口長庚醫院創紀錄。41歲擔任建築工地主任的高先生,近5年視力逐漸減退,平時在白天巡視工地時,常因看不清楚地上雜物而被絆倒受傷,起初不以為意,但近2年病情惡化,視力嚴重喪失,僅剩光感,檢查原是罹患俗稱「夜盲症」的「視網膜失養症」,經林口長庚植入人工電子眼後才重見光明。林口長庚表示,上月已完成此手術,病患已恢復部分視力。


收治病例的林口長庚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表示,視網膜失養症為基因變異疾病,導致視網膜感光細胞不明原因逐漸凋亡,目前沒有藥物或手術可停止病情惡化,患者最終白天夜間視力將出現異常,嚴重者可達全盲,全台患者約有8千至1.2萬人,高先生罹病後,因白天視力受到影響,晚上也不敢出門,導致無法工作,只能待在家裡手杖不離身。

黃奕修說,視網膜疾病常致視力嚴重受損,但視網膜細胞無再生功能,因此一旦受損,其功能無法重建及恢復,而人工電子眼是近年眼科領域重大突破,原理是以精密手術將微小刺激電極,貼附於黃斑部表面,並接觸視網膜傳遞神經纖維,再讓患者戴上特殊眼鏡,利用鏡框上的攝影機取得影像,再將處理過的影像訊號傳送至眼內電子元件,由未萎縮的視神經傳導至大腦視覺區。

黃奕修指出,移植後患者視力雖無法達到正常人眼精細視力,但對日常生活有極大幫助,依統計術後9成6患者可見正方形、三角形、圓型等特別形狀物體,而約6成患者可見約10公尺距離的物體,並可朝目標物行走及執行日常動作,如精準走向10公尺遠的門並開門。

黃奕修說,人工電子眼耗材費用及手術費高達900萬元,林口長庚醫院此次受到弘廬基金會慈善捐助支持,實際用於臨床醫療,並成立「人工電子眼與視覺研究團隊」,整合視網膜病變基因診斷,以及植入手術、眼整形、視力復健等團隊,並於上月完成台灣及亞洲首例盲人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沈能元/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人工電子眼救全盲 林口長庚創台灣紀錄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細菌、DNA都存資料 生物硬碟指日可待

科技進步日行千里,電腦領域的大數據分析,也成為現今許多研究及醫學進展的支柱。身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處理、儲存資料便成為一大課題。然而,現有的儲存方式顯然還不能滿足科學家們的需求,現在,他們把腦筋動到了活生生的細菌身上!


細菌的免疫機制成為儲存數據的好方法
來自哈佛的遺傳學家Seth Shipman及Jeff Nivala利用最新的基因修編技術CRISPR/CAS系統,將資料編碼寫入細菌的基因之中。CRISPR/CAS系統原本是細菌用來保護自己的一套免疫系統,當細菌遭受到病毒的攻擊時,便會利用CRISPR/CAS系統來辨認病毒的DNA片段,並且將部分的病毒DNA儲存在自己的基因序列之中,當下次再遇到病毒時,就可以利用儲存的片段來辨認病毒,並且啟動防禦機制,防止病毒的感染。科學家利用這點特性,將想要儲存的資料編寫成一連串基因密碼,並且在資料的前後加上一些病毒的基因序列,利用這個人工合成的「假病毒」來感染細菌,當細菌啟動CRISPR/CAS系統時,就能將我們要儲存的訊息保存在細菌的DNA當中了,而這些訊息也能跟著細菌複製繁殖,一代代的被保存下去。

DNA可以長久且穩定的保存資料
利用細菌保存的數據資料,只要透過基因序列分析的方式,就可以讀取儲存在內的訊息,看似為一個穩定而且可以長久保存的好方法,然而還是有些困難需要克服。一個國字大約需要2位元的空間來儲存,一個大腸桿菌大約只能儲存幾個句子的資訊而已,這也是科學家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在2017年初,Yaniv Erlich 和 Dina Zielinski兩位科學家在<>發表了一項研究,利用單純的DNA,成功儲存大量數據。他們先將要儲存的資料轉為二進位的訊息,再利用人工合成的方式,將訊息轉化成為DNA序列儲存,而當他們反過來,將DNA解碼成為原來的資料時,竟然跟儲存的文件一模一樣,完全沒有任何誤差。他們已經能夠利用DNA儲存一部電影、一份研究論文,甚至是整套電腦作業系統。利用DNA儲存資料的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輕便,每公克的DNA可以儲存約215 PB(Petabyte)的資料,換算一下,只需要4公克的DNA就可以儲存全世界一整年的數據資料呢! 另外,DNA的保存期限遠遠超過現在使用的各種儲存工具,它能夠長久且完整的保存數據資料,或許,再過不久我們都可以自己合成屬於我們的資料DNA了呢!

資料來源:細菌、DNA都存資料 生物硬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