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夏季小兒常見疾病

 在炎炎夏日中,多數家長會安排各項活動,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又愉快的暑假,同時也會擔心在酷暑的煎熬下,是否會讓孩子過於疲累,甚至染上疾病。不可否認的,夏天的確是各種傳染病和意外事件的好發季節,但是,只要家長事先有一些認識,自然可以做好預防措施。

中暑
  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加上身體體積小,相對的與環境接觸的表面積較大,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中暑。中暑時,體溫會上升、皮膚發燙、噁心、嘔吐、四肢虛弱甚至會暈倒而失去知覺。一旦發生類似中暑的症狀,要讓患者平躺在涼爽通風的環境,移除身上多餘的衣服,再以電風扇強力吹風,或用冷毛巾擦拭身體,達到溫度降低的效果,並應迅速送醫。
  中暑是可以預防的,在出門前,先注意一下戶外的溫度和溼度,如果室外溫度超過攝氏30度、溼度高於60%時,應避免戶外活動。
 
夏季熱
  夏季熱主要發生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常見於6個月大到3歲的嬰幼兒,孩子常常在夏天會莫名其妙發燒,溫度大多在38度左右,不超過39度,而且幾乎天天發燒。
  夏季熱有反覆發燒的現象,真正病因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幼兒的中樞神經發育尚未成熟,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使得幼兒體溫會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病兒的體溫在炎夏中發燒可持續數月,入秋後,發燒自然消退。夏季熱的病兒有時會食欲不振、睡眠不好、變得很愛哭鬧。
  夏季熱最簡單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吹冷氣,不必藉助退燒藥。將室溫調至攝氏26度左右,很快就可使體溫降到38度以下。穿著以涼爽、吸汗、透氣的棉質衣服為主,另外,適當的補充水分也是很重要的。
 
腺病毒
  腺病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病毒之一,這類病毒在攻擊人類後,會寄居在淋巴腺內,造成淋巴腺發炎,因此,稱為腺病毒。
  腺病毒中的8、19、31型,感染後會造成結膜炎,也就是很多人游泳後得到俗稱「紅眼睛」的流行性角結膜炎,除了流淚、燒灼感、結膜充血、耳前淋巴腫等症狀,還可能伴隨咽炎、發燒、喉嚨痛等症狀,一般在10天後消失。
  腺病毒第40、41型,常在2歲以下兒童造成腸套疊;這是因為病毒造成腸道附近的淋巴腺腫大,原本運作的腸道無法正常蠕動,成為大腸包小腸的情況。症狀是間歇性腹痛,病症嚴重時會解出草莓果醬般的大便。
 
腸胃炎
  腸胃炎中,沙門氏桿菌感染則盛行在夏季;病毒性腸胃炎常見的是輪狀病毒感染,秋冬季較盛行。典型的輪狀病毒有「燒、吐、拉」症狀,沙門氏菌腸炎則以「發燒、腹瀉、大便帶有黏液和血絲」居多。輕微的急性腸胃炎患者,約1至2天可以恢復;較嚴重者,會出現血絲黏液便、高燒不退、腹部絞痛等情形,症狀可能持續一週左右,通常細菌性腸胃炎較嚴重,也較易出現腸胃出血、腸穿孔破裂、腹膜炎等症狀。年齡越小,合併症的機會越多。
  若家中有孩子出現腹瀉或嘔吐、高燒不退、活動力差時,要及時就醫,在接受診療中,家長也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小便減少、乾哭無淚、皮膚乾燥無彈性、嬰兒前囟門凹陷等脫水現象。補充水分為第一要務,有的家屬會想要趕快止瀉,但是止瀉劑容易造成不繼續排便的假象,反而會延緩病菌排出體外。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免疫力缺陷患者及嚴重感染者得到沙門氏桿菌腸炎時,必須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在食物方面,成人拿過生雞蛋,如果沒有把手洗乾淨,又去泡牛奶或餵食,很容易使扺抗力弱的幼童遭受感染。所以,千萬不可讓孩子吃未經煮熟的雞蛋,餵食孩子前一定要把手洗乾淨。煮開水要持續煮開5分鐘以上,再灌裝到熱水瓶,才能完全將沙門氏菌殺死!
 
登革熱
  登革熱病原體叫登革病毒,依抗原性的不同共分有四型登革病毒。病毒主要藉由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人體而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並不會互相傳染,但若這兩種蚊子叮了登革熱患者,蚊子就可能帶了病毒,並且終生具傳染病毒給人類的能力。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包括發燒、前額頭痛,噁心、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頭和關節酸痛、皮膚疹等。曾經感染登革熱的患者,若再次感染不同類型的登革熱病毒,便有可能引發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症候群,病患除了上述登革熱症狀外,還會合併出血症狀及休克現象,死亡率相當高。
  幼兒若得到登革熱,其症狀不會像成人那麼明顯,所以小兒登革熱的診斷並不容易,因此預防就顯得相當重要。目前登革熱並無預防針可供施打,最主要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居家環境可安裝紗窗、紗門,外出戶外穿長袖衣服與長褲,以及在裸露部位噴防蚊液……等,也要避免出入高感染地區。另外就是配合衛生單位實施社區病媒蚊密度監測,做好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