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腸病毒

 Q: 什麼是腸病毒?
A: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等六十幾型,近年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
Q: 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
A: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及教託機構育機構等處最容易傳播,可經由接觸或以飛沫方式感染幼兒而造成,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兒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
Q: 腸病毒是不是只有台灣地區才有?在什麼季節流行? 
A: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之發生。
Q: 得了腸病毒會有什麼症狀? 
A:感染病毒後一般3~5天會出現症狀,但是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七至十天。極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等併發症。
Q: 孕婦感染腸病毒,會不會生下畸形兒? 
A: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腸病毒有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可能,但孕婦須避免感染的風險,以預防生產時感染給新生兒。
Q: 感染過腸病毒之後,有沒有免疫力?以後會不會復發? 
A:得到某一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年的免疫力。所以對於同一種病毒而言,不會復發。但是有幾種腸病毒會引起同樣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所以有的人會得到一次以上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
Q: 腸病毒感染之致命機率有多高? 
A:大多數腸病毒感染者,症狀都很輕微,甚至沒有症狀。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地區腸病毒流行時,雖然專家對感染致死率的推估不同,但是一般的估計是在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之間,雖然感染腸病毒以後,99.9%以上的患者都會恢復,但當年由於致病的是腸病毒71型,造成相當震憾,因此認識腸病毒及暸解其傳染途徑,避免感染的風險是刻不容緩的。
Q: 目前已經有腸病毒71型疫苗可接種? 
A:
目前並沒有,如果有疾病管制署將會發佈提供給民眾,目前請民眾平時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勤洗手。
Q: 要如何來預防腸病毒? 
A:
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的基本方法。
(一)正確的洗手方法如下:
1.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2.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3.兩手心互相磨擦 
4.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 
5.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6.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7.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8.用乾淨的紙巾或烘手機將手烘乾 
(二)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三)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四)罹病之學童,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同時也可避免傳染其他學童。
(五)增強個人之免疫力,請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
Q: 腸病毒有沒有特效藥? 
A: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症狀治療等方式,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10天內自行痊癒。少數患者會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至大醫院就醫。
Q: 腸病毒重症前兆的症狀有哪些? 
A: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有「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症狀,如發生任何一個症狀應儘速至大醫院就醫。
Q: 成人是否會感染腸病毒?症狀有哪些?
A:會,腸病毒的型別達多種以上,但大多數成人感染的症狀通常並不明顯,常見症狀如類似感冒症狀。
Q: 媽媽感染腸病毒可以餵母乳? 
A:可以,但是感染腸病毒的媽媽可能透過接觸時傳染給嬰兒,所以建議不要直接哺餵母乳,可以把母奶裝在奶瓶,請健康的家人協助餵奶。
Q: 現在腸病毒有沒有停課標準?(適用衛生福利部未公布停課標準前) 
A:
目前是由地方衛生主管機關評估後,決定是否需停課。如發生重大流行疫情時,則依中央公告之強制停課規定。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之腸病毒專區同時有提供各縣市衛生主管機關訂定停課標準的參考資料
Q: 要預防腸病毒感染,家裡或幼稚園等環境,應該如何使用漂白水消毒? 
A:1. 不論是家裡或幼稚園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漂白水消毒。
2. 泡製方法:家庭用漂白水(濃度約5~6%)5湯匙(一般湯匙,容量約15~2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攪拌均勻即可。至於10公升自來水估算方式,可以用1,250cc容量大寶特瓶,連續使用8瓶,就等於10公升左右。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有「膝」望!3招遠離退化性關節炎

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一定要換人工膝關節嗎?醫師指出,並非每位膝關節退化的患者都需要換人工膝關節,使用「膝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就像幫關節大掃除,不僅安全性高、緩解疼痛,且能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特別是3招復健運動輔佐,不僅強化股四頭肌群,更能讓膝關節獲得很好的保護。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關節,全台60歲以上男性中超過1成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
聽信偏方 小心膝關節易壞死
臨床上就有1位第2期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因為吃了黑藥丸不到半年,因為關節軟骨下方的骨頭壞死而崩塌,結果腳整個變形,最後只好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真是得不償失。
膝關節痛 內側皺壁膜摩擦
事實上,膝關節疼痛原因,在於內側皺襞與股骨內髁長期互相摩擦,會侵害到軟骨,內側皺壁膜摩擦發炎生疼痛,並非軟骨疼痛,「內側磨擦現象」使得軟骨再生修補速度跟不上耗損的速度,而出現退化現象,接受「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軟骨就會自行修復,且手術健保可以給付。
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可藉由復健運動獲得改善。(圖片提供/大林慈濟醫院)
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可藉由復健運動獲得改善。(圖片提供/大林慈濟醫院)

軟骨再生 新選擇滿意度高
術後再輔以促進軟骨再生療程,經術後追蹤3年結果顯示,罹患前3期退化患者滿意度高達85%至90%,第4期患者也有60%滿意度,再加上術後以X光片檢查患者關節角度變好等結果,顯示「膝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可以成為患者在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前的治療新選擇。
由於關節疼痛問題原因很多,讓許多患者飽受疼痛折磨又不知原因為何,這時就需要由醫師透過關節鏡檢查,在膝蓋上開幾個小洞,除了確認造成關節炎的原因外,還可以進行患部清除及修整因不良動作造成的半月軟骨受傷等問題。
復健3招 膝關節免於退化
建議:可以透過股四頭肌強化運動以及抱膝、壓膝運動,輔佐預防退化性膝關節炎。特別是適當復健運動,能增加關節活動範,建議運動時間及速度應視個人況狀調整,最好每天能至少持續運動30分鐘,每運動30分鐘要有1次休息,讓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或有他人陪同運動,將有助於持之以恆。
《保護膝關節 日常注意事項》:
1.避免走遠路、逛街、爬山,當膝蓋覺得不舒服時就應立即休息。
2.避免蹲或跪的姿勢,如:蹲馬步,打太極拳等。
3.盡量少搬重物,少上下樓梯,不要穿高跟鞋。
4.保持理想體重,以減輕膝蓋的負擔。
5.注意膝蓋的保暖,可以穿長褲或護膝來保護膝蓋。
6.避免外傷及過度勞動。
【醫師提醒】:
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就像房子漏水長壁癌,吃止痛藥、葡萄糖胺或施打玻尿酸等方式,都只是像在牆壁上擦上油漆,治標而不治本,最重要的還是要早期診斷,找出病因,才有機會徹底解決,否則補充再多營養也可能白費了。


文章出: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40/19705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護肝拉警報!外食油膩易形成脂肪肝

你也是外食族嗎?現代上班族外食比例高,一項「礙肝大調查」發現超過8成職人平均有1至2餐以上靠外食解決,但約7成民眾知道外食可能對心血管和腎臟造成負擔,且不到半數的人警覺到外食傷肝的風險,成為脂肪肝甚至肝病三部曲的幫兇,上班族應注意護肝的重要性。

你也是外食族嗎?現代上班族外食比例高,一項「礙肝大調查」發現超過8成職人平均有1至2餐以上靠外食解決。
你也是外食族嗎?現代上班族外食比例高,一項「礙肝大調查」發現超過8成職人平均有1至2餐以上靠外食解決。

三餐外食油膩膩 人體吃不消易形成脂肪肝
現代人生活忙碌,以方便外食換取自行備料烹飪的時間,並非不行,但令人擔憂的是,絕大多數外食烹調高油、高鹽、高糖且含有各種食品添加物,攝取過多容易影響代謝功能,不僅會增加心血管和腎臟的負擔,也可能導致脂肪肝。醫學界認為,脂肪肝是未來演變為肝病變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前期警訊。
肝臟是身體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外食族若攝入過多的油脂,肝臟無法完全代謝,日積月累變成「肝包油」,進而導致肝臟慢性發炎,減損肝臟功能,甚至可能加重原有肝病的嚴重程度,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外食影響肝代謝 絕大多數人未察覺
不過,肝臟是沈默的器官,許多人就算發生脂肪肝或肝功能失調也無所察覺,只有少數人可能出現疲勞、無力、食慾不振、腹脹等不明顯的症狀,大多數人是在身體健康檢查時測到肝功能指數異常,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才驚覺「肝臟變胖了」,長期高油、高糖的外食習慣,增加肝臟代謝負擔,容易形成脂肪肝。

傳統中醫養生之道認為,食用深綠色蔬菜,有助調理肝臟功能,促進肝臟正常運作。
傳統中醫養生之道認為,食用深綠色蔬菜,有助調理肝臟功能,促進肝臟正常運作。

俗話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為了讓肝臟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長期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上班族應學會正確的「加油」方法,減少用油膩膩的外食增加肝臟負擔,多運動,多吃新鮮蔬果,且適度補充護肝食品幫肝臟加油打氣,提升肝臟的代謝能力。
「食」在養肝!適度補充深綠色蔬菜和蜆精
如何透過食品來維護肝臟健康?傳統中醫養生之道認為,食用深綠色蔬菜,有助調理肝臟功能,促進肝臟正常運作。前述的礙肝大調查則發現近6成上班族會直接飲用蜆精產品來維護肝臟健康,蜆精是用新鮮蜆肉製成蜆湯精華,內含有高濃度肝醣及蛋白質胺基酸,可充分被人體吸收利用,以修補受損的肝細胞維持身體良好代謝運作,有效護肝。
不過,近來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提醒選購蜆精時,應確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貼有「小綠人」的健康食品標章,並選擇零脂肪、零膽固醇、低鈉的產品喝出健康保養肝臟輕鬆無負擔。

文章來源
https://www.top1health.com/Special/2014/Brandsbec/26118/%E8%AD%B7%E8%82%9D%E6%8B%89%E8%AD%A6%E5%A0%B1-%E5%A4%96%E9%A3%9F%E6%B2%B9%E8%86%A9%E6%98%93%E5%BD%A2%E6%88%90%E8%84%82%E8%82%AA%E8%82%9D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兒童需要吃保健品嗎?

保健品真的能幫助孩子增強健康或發育得更好嗎? 

  讓孩子食用保健營養品有後遺症嗎? 

  擔憂孩子不吃飯、偏食、過矮、過瘦、過胖,幾乎成為多數父母的心腹大患。許多父母希望透過營養品為孩子“補充營養”,但是營養品不是癒多癒好、癒貴癒有效,不小心補過頭還會帶來許多後遺症。 

  Q:我該讓孩子吃營養品嗎? 

  A:吃營養品並不能保証孩子健康,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及規律的作息,才是健康之本。平時如果孩子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也經常變換食物種類,身高與體重都有持續的成長,可以不需額外吃營養品。 

  但是,專家認為,營養品雖不是萬靈丹,但的確可以“補充”不足營養。像因感冒或腸胃道不適導致胃口不佳,食物攝取量減少時,可以酌量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要注意的是,嬰幼兒的腸胃道及器官發展還不穩定,如需補充,也要至少一歲以上比較合適。 

  專家強調,在營養已經足夠的情況下,很多營養品並無法發揮宣稱的效果。他舉例,維生素對於落後地區營養不良的孩童可以發揮很好的保健效果,但對於一個維生素已經足夠的小孩,一味補充不但無效,脂溶性營養素還會因為囤積體內,帶來傷害。 

  Q:營養品怎麼吃才能避免副作用? 

  A:大體來說,市售營養品屬於“食品”,只要不過量,通常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但是若要服用,可參考以下四個原則,以避免副作用。 

  ﹒服用有科學實証的營養品。就是有較久的科學實証支持,在市面上販售也比較久的,比較不會出問題。但是像蜂膠、葡萄籽等非身體“必需營養”,或民間口耳相傳的偏方,盡量不要服用。 

  ﹒咨詢專業意見。如果真的不清楚哪些可吃?怎麼吃比較合適?可尋求專業營養師的意見。 

  ﹒兩種以上營養品服用時間須錯開。營養素間會有微妙的交互作用,專家建議,不同營養品至少間隔一小時再服用;還有,同品項營養品不要在同一天服用。例如服用維生素E及魚油,大部分魚油已含維生素E,應交錯著吃,不要同天服用。 

  ﹒避免過量。不妨依產品指示的用量減量,偶爾忘了吃也沒關系。一個四歲孩童每天的鈣建議攝取量是600毫克,那麼補充200毫克、400毫克都無所謂,因為日常飲食中也含鈣質。 

  Q:孩子長不高,吃鈣有幫助嗎? 

  A:人體中99%的鈣質存在於骨骼與牙齒內,是骨骼及牙齒成長的必需營養素。但是孩子長不高,不一定是缺乏鈣,遺傳、睡眠狀況、運動量、情緒及壓力都可能影響。 

  專家指出,如果孩子一天可以喝兩杯牛奶(500cc),通常不會缺乏鈣質,不喝牛奶的小朋友,可以給他酸乳酪及帶骨的小魚幹當零食。天然食物中魚類(連骨進食)、蛋類、深綠色蔬菜、豆腐及傳統豆花等,也都有鈣質。 

  但是鈣質要有效吸收,必需要有足量的維生素D,蛋黃、肝臟或是魚肝油等都有維生素D。此外,每天不搽防曬油曬太陽十至十五分鐘,也會促進活性維生素D合成。為了避免曬傷,可選擇早上十點前,或傍晚四五點再出門。 

  若要讓孩子吃鈣片,一定要注意分量。人體內的鈣與磷、鈣與鎂須維持一定比例,過量的鈣造成“鈣磷比”、“鈣鎂比”失衡,反而讓骨骼合成效果差,帶來反效果。 

  Q:無論是脹氣、便秘還是拉肚子,都有人建議給孩子吃乳酸菌,乳酸菌真的那麼神奇嗎? 

  A:乳酸菌就是好菌,近年醫學界研究証明能夠調整小腸內菌落組成,抑制害菌,增進消化道防御能力,的確有助於改善腹瀉、便秘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