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最新10大癌症排行「3癌不減反增」 肺癌幾乎都是女性!

衛福部國健署今(27)日公佈105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蟬聯11年冠軍,但因篩檢意識增加,發生率已連兩年下降,反而是肺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尤其是女性肺癌發生率明顯上升。目前醫界也推測,可能和空汙、二手菸等環境危害有關。


肺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癌上升比例,分別比104年增加402人、253人、61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肺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發生率增加,主要和民眾危機意識提升有關,越來越多人會主動去做篩檢,因此早期發現的案例數增加。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農委會發豬瘟國家級警報 衛福部:新興疾病爆發比照辦理

大陸豬瘟流行,卻有國人頻帶豬肉回台,邊境至今累積5例豬瘟案例,農委會12日中午首次發出國家級警報「防疫訊息」,遭部分網友質疑擾民。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3)日表示,即時發出豬瘟防疫簡訊提醒民眾,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未來發生重大食安事件或新興疾病,也可望比照辦理。


農委會防檢局12日簡訊寫道,「自國外返國勿攜帶肉製品入境,違者可罰100萬元」,卻遭部分網友質疑,「可是地震都收不到豬瘟??關我屁事啊??」、「防範豬瘟什麼的,好像第一次用這樣通知齁」。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健保400mg皰疹藥放寬給付 不限年齡部位族群

皰疹和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感染患者疼痛苦不堪言,但多數患者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只能自費買藥。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天(15號)宣布,十二月一號起,開放使用四百毫克治療皰疹藥物的患者,不限部位和病患族群,都可享有健保給付。(戎華儀報導)


目前健保給付抗疱疹病毒藥物的條件,包括疱疹長在頭頸部或生殖器周圍,或是免疫機能不全、癌症及器官移植患者發生疱疹,才能使用,不符條件者需自費幾百塊到上千元買藥。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已經同意開放給付用來治療疱疹和帶狀皰疹的400mg口服藥物,不限年齡及病患族群,也不限發生部位,但療程已7天為限。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英教授發現「抗疱疹藥預防阿茲海默症」 台灣實驗證明

最新研究發現,疱疹導致阿茲海默症的證據越來越充足。英國分子神經生物學家伊札基(Ruth Itzhaki)撰文指出,「我發現了至今最有力證據,以顯示疱疹病毒是阿茲海默症病因之一,這說明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能治療這種疾病,兒童甚至也可接種疫苗來預防。」她提到,「令人振奮的是,在台灣已有大規模樣本實驗,證明使用特定抗疱疹藥物能預防阿茲海默症。盼望其他國家如果有這方面實驗,也會出現相似的結果。」


據BBC報導,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失智症,全球有超過3000萬人罹患,這種病只能透過藥物緩解,無法治癒。伊札基指出,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SV1)是阿茲海默症主因,多數人會在嬰兒期感染,它會隨著老化、免疫系統衰退而進入大腦,潛伏腦中,之後會在周圍神經系統中保持休眠狀態。當壓力大、免疫系統減弱,或因其他微生物感染而誘發腦部發炎時,病毒可能會活化,還可能會反覆活躍,而不斷累積損傷。 伊札基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分子神經生物學榮譽退休教授。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新藥拚加速上市 生華科獲准美國皮膚癌臨床申請

生華科(6492)今天(1日)正式宣布開發中新藥CX-4945,獲得美國FDA核准執行新適應症基底細胞瘤(Basal Cell Carcinoma)的人體臨床試驗,並期望依循前例,可以在最短時間驗證CX-4945應用在基底細胞瘤的治療潛力,力拚早日上市。

由於基底細胞瘤的人體臨床試驗,採FDA為加速新藥開發,所推最新試驗無縫接軌概念設計「一期臨床及療效擴展族群試驗(expansion cohort)」,應可在最短時間驗證CX-4945應用於基底細胞瘤的治療潛力,加上日前FDA以優先審查核准由Sanofi和Regeneron兩大藥廠共同開發治療鱗狀上皮細胞癌新藥Libtayo,其憑藉臨床一期的2個療效擴展族群試驗加上二期臨床數據,前後僅花三年半時間就核准上市,生華科研發團隊也希望CX-4945能循此路徑早日核准上市。

基底細胞瘤是最常見皮膚癌中的一種,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全美每年新增病例約430萬人,並奪走3000條人命,雖然基底細胞瘤大多可以手術切除或是放射線治療,但其中約一成患者因為局部晚期或已經轉移,無法透過上述方法治療。

針對這些患者,目前有兩項標靶藥物(皆為SMO抑制劑) 核准用於治療局部惡化或轉移的基底細胞瘤,但是臨床上使用最快6到7個月就會產生抗藥性,患者面臨無藥可用的情況。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自體免疫疾病有望被根治?!國衛院發現關鍵蛋白質

「自體免疫疾病」一詞對一般大眾來說可能比較沒這麼熟悉,但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應該就有聽過了吧?他們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那何謂自體免疫疾病呢?它是一種人體內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正常細胞的疾病。根衛福部統計,近十年台灣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數逐年增加,對於個人及醫療的負擔是非常沉重的。近日,國衛院研究出解開自體免疫發炎的關鍵機制,將有助於較低成本新藥的開發。


以IL-17A為主的標靶藥物成本高且不治本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表示,自體免疫疾病是台灣十大重大傷病的第三名,是一種人體內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又被稱作「不會死的癌症」,如全身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和乾癬性關節炎等,全台約有40萬至50萬名患者,而患者必須終生治療與用藥,長期飽受病痛。

IL-17A細胞激素過度表現已知是造成許多自體免疫發炎的元凶,因此是目前自體免疫疾病治療的熱門標靶,譚澤華說,目前國際上研發的 IL-17A 抑制劑,多屬於大分子蛋白抗體類的生物製劑,目的在抑制細胞外過量的 IL-17A,然而抗體藥發展成本較高,且IL-17A產生的機制仍是未解之謎。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抗老化」的潛力商機,數位巨擘紛紛投入

只要是人總會老,且老化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及癌症主要因素,因此若能減緩老化速度,將可減少許多病痛發生。就國家整體醫藥衛生而言,減緩國民老化將能有效降低整體醫療費用支出;對個人而言,則能帶給自己更長久的歲月,得以奉獻心力、享受人生。尤其在全球人口持續朝高齡化邁進之際,如何使人邁入老年時仍保有健康的身體,早已成為各國醫藥研發的重要課題。


已開發國家中,主要的死亡原因皆為老化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癌症等。由於這些「老化相關疾病」(aging-related disease)與老化進程有極高的相關性,抗老化科學研究背後所蘊藏的利益無疑非常巨大。根據一項醫藥衛生與人口壽命模型的推估,在美國若延緩老化、延長每個人的壽命 2.2 年,50 年內將減少 7 兆美元醫療費用支出;若將相同資源投注於對抗單一疾病(如癌症),效益就非常有限。

臉上的皺紋、頭上的白髮、體力變差或胃口變小了,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老化的徵兆會一一出現。已知有許多因素會左右老化的速度,如基因組成、精神壓力、生活習慣等都有影響。然而在這些外部的徵兆出現之前,細胞內部早已發生許多難以恢復的傷害了。

生活環境的周遭及飲食裡時刻存有許多傷害細胞 DNA 與蛋白質的有害物,如紫外線、自由基及有毒物質等。當這些外來刺激造成的傷害大於細胞自我修復的能力,細胞內永久的傷害就此產生,小小的傷害一點一滴日積月累,最後就呈現出人們肉眼能感受到的老態。

雖然過去抗老化產業常給人一種不科學、心理安慰的印象而未能蓬勃發展,然而近來許多科學突破已讓一些新興生技公司擄獲如 Google 等巨型企業的心,願意給予巨額資金挹注(註)。以下整理現行之抗老化策略及美國相對應的具代表性新興生技公司。


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

衛福部9/6起開放細胞治療!放寬至全癌症「符合條件」皆可用

癌症患者在末期、治療無效等情況,為求一線生機,會遠赴海外尋求細胞治療。 衛生福利部今(4)日公告於6日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若為癌症末期,或者第一至第三期實體癌、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者皆可以適用,其餘像是八仙塵爆等大面積燒燙傷以及困難癒合傷口等患者也可用自體細胞移植進行修補,預計年底前可望有計劃審查通過並且實施。

衛生福利部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正式公告,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並於6日正式施行。

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維骨力10月起停止給付 影響12萬人、健保年省1.2億

去年健保署在共同擬訂會議中決定取消「維骨力」等葡萄糖胺的31項指示用藥的健保給付,經過衛福部審查後,健保署今(29)日宣佈,確定10月起取消該類藥品給付,目前初步估計約影響12萬人,健保支出一年則可省下1.2億元。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指出,之前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來函希望健保署可以落實《全民健康保險法》五十一條之四「指示藥不給付」,首先針對葡萄糖胺類的藥品不給付,在經過骨科、外科等專業醫師評估後,認為療效不明確,因此在去年共同擬訂會議中決議確定取消該類31項指示用藥給付,之後就依照行政程序呈報衛福部核定。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實體健保卡2030年「全面退場」? 健保署長:未定案

健保IC卡上路14年,發卡量超過4300萬張,有媒體報導,行政院擬在2030年前停用實體健保卡,改用綁定手機和電子錢包的虛擬化卡片。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回應,換卡不僅牽涉到資安問題,財源也是一大考量,否認換發虛擬健保卡傳聞,強調一切尚未定案。


現行健保卡於2004年上路,至今仍有1100萬人使用第一代卡片,隨著健保卡功能增加,資安系統成了一大隱憂。健保署先前規劃二代健保IC卡,預計編列30億元預算,但因金額龐大且牽涉層面甚廣,尚未獲行政院核准。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快下載!健康存摺用戶破百萬 1.7萬「孔劉機」等你抽

健保署5月改版「健康存摺」後,註冊人數大幅攀升,截至6月底止共有71萬人使用。為了鼓勵民眾自主管理健康,健保署將舉辦3波抽獎活動,當使用總人數達80萬、90萬與100萬人時,將從登錄國民中抽出平板電腦、腳踏車等獎項,最大獎為市價1萬7000元的「孔劉機」,還沒下載的民眾可要加緊腳步了。 

「健康存摺」系統由健保署於2014年9月建置,運用資通訊科技,整合了跨部門巨量健康資料,以視覺化圖表,讓民眾透過網路查詢下載近3年自身就醫及健康資料,包括門、住診、手術、用藥紀錄、過敏資料、肝癌風險預測末期腎病評估、檢驗檢查結果、預防保健資料、器捐及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成人預防保健、疫苗接種及生理量測等資料14大項資料。

健保署表示,健康存摺的建置目的,是要將健康資料還給民眾,未來將還研議增加醫學影像檢視及下載功能,並提供最近3次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四癌篩檢結果,並將自費預防接種紀錄、自費健檢資料納入,預計在今年底會有初步成效。

此次「健康存摺破百萬、越早登錄獎越讚」活動,共準備275獎項,總金額超過37萬元,除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外,還有行動電源、腳踏車、血壓計、耳溫槍、旅行快速充電組等實用生活用品。健保署也不時在臉書粉絲團辦理好友抽獎活動,只要上傳健康存摺註冊截圖,並標註好友,即可參加臉書抽獎,把更多獎品抱回家。

資料來源:快下載!健康存摺用戶破百萬 1.7萬「孔劉機」等你抽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準公共化托育補助最高6000 目標拉升送托率從10%至30%

國內公托量能不足, 使得幼兒托育成為家長沈重負擔,公托搶破頭情況相當常見。行政院今(26)日宣布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將建置托育準公共化機制。從8月開始,0到2歲幼兒送托於簽約的準公共化保母或私托,一般家庭每月補助6000元。衛福部說明,近期將由地方政府召開說明會,加上兩個月緩衝,最晚10月完成初步簽約,希望把送托率從現行的10%拉高到接近30%。

行政院宣布從8月1日開始,0到2歲的幼兒選擇符合收費、教保人員薪資、訪視輔導(評鑑)、建物公共安全、托育人力比、托育服務品質等要件的準公共化的保母及托嬰中心,一般家庭補助最高6000元,中低收入戶最高8000元,低收入戶10000元,第三名以上子女每月再加發1000元。

政策8月就要上路,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簡慧娟受訪表示,目前仍須和地方政府說明相關簽約流程,再由地方政府針對保母、私托召開說明會並簽約,還需要一些時間銜接,會給予2個月緩衝,估計最晚10月完成簽約。

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多專科中西合療 扭轉膀胱癌患者洗腎命運

1名60歲黃先生是名企業家,去年中開始覺得身體不適、體力下降,原以為是工作壓力大不以為意,沒想到情況越來越嚴重,即使去醫院就診後,症狀依舊沒有好轉,於去年11月轉診至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就醫,確診為膀胱癌,安南醫院啟動多專科中西合療團隊整合治療,成功扭轉病人須長期洗腎病情,腎功能已恢復至不需洗腎狀態,大幅減少病人病痛與負擔。

放射腫瘤科詹凱翔醫師指出,黃先生到安南醫院就醫後,主述持續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過初步檢查,發現腎指數(Creatine)高達18(正常小於1.3),血鉀甚至高達8.0(正常3.5-4.9)。由於有生命危險,由腎臟科林軒名主任安排住院檢查以及緊急血液透析。

住院後經過詳細檢查發現,黃先生罹患膀胱腫瘤,導致排尿困難以及雙側水腎。安南醫院醫療團隊啟動團隊整合治療,經泌尿科黃韋銘醫師診察後,發現病患膀胱之腫瘤已佔據大部份膀胱且合併出血以及侵犯鄰近器官,為第4期癌症。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出國小心登革熱!北市公布境外移入6國家「馬來西亞」第一

暑期是國內外旅遊高峰期,更是疫情傳播的高危險期!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北市境外移入第一名是登革熱感染,疫情感染國家依次為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及奈及利亞,如要前往這些國家的旅客,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蚊措施。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疫情監測顯示,自今(107)年1月至5月31日止,台北市衛生局針對入境時出現發燒或流感症狀的旅客進行追蹤,累計有症狀的入境旅客計有2,874人,比去(106)年同期的2,424人次,增加450人次,其中境外移入傳染病確定個案共有36人。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早期肝癌病人新福音 射頻燒灼治療效果佳

一位65歲男性,知道有B型肝炎帶原超過30年,過去並未定期做追蹤檢查,最近1個月因食慾變差,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1個大小約3公分的肝腫瘤,腹部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肝癌,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湯昇曄醫師,施以射頻燒灼術治療,門診持續追蹤超過半年,未發現肝癌復發情形。


湯昇曄醫師表示,肝癌射頻燒灼術是治療早期肝癌的一種方式,肝臟腫瘤的數目在3顆以下且不超過3公分,或是單顆,且大小最大5到6公分左右,都可以考慮接受肝癌電燒治療,特別是針對不願意或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肝癌射頻燒灼術是另外一種很好的治療選擇。

2018年6月7日 星期四

麻疹疫苗解除管控!15萬劑到貨6月11日起可自費接種

今年3月底發生的虎航麻疹群聚疫情引發民眾恐慌,麻疹疫苗使用量劇增,一度讓疾管署緊急管控自費疫苗。由於藥廠緊急調貨的15萬劑疫苗已經陸續抵台,疾管署今(8)日宣布從6月11日可解除管控,恢復一般民眾可自費接種。

台灣虎航麻疹群聚案件延燒近兩個月,造成13人感染,4千多人需做健康追蹤, 更列入列近十年最大追蹤事件。也引發民眾搶打麻疹疫苗,疾管署一度管制自費疫苗,僅限高風險醫護人員、機場機組人員可施打。


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自即日起申辦健保卡應附相片,原無相片健保卡就醫不受影響

健保卡是保險對象的就醫憑證,列印於卡片上的相片即為醫療院所核對身分的重要依據。健保署表示,為提升民眾就醫的便利性,減少醫療院所核對身分的困擾,該署已公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保險憑證製發及存取資料管理辦法」,即日起新申請健保卡者,除新生兒首張健保卡及其他經保險人同意之特殊情形得選擇不貼相片外,一律須檢附相片供列印於健保卡。


健保署特別強調,持無相片健保卡就醫時,只要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如身分證、駕照或居留證等,14歲以下者得以戶口名簿影本或切結文件代替)供醫療院所核對身分,即可以健保身分就醫,不會因為無相片健保卡而影響就醫權益,即目前持有無相片健保卡的民眾,並不需另行更換健保卡。


健保署為提供貼心、便民的服務,各地聯合服務中心及聯絡辦公室皆提供現場免費拍照,民眾如有任何疑問,可電洽健保免付費諮詢電話︰0800-030-598。

資料來源:自即日起申辦健保卡應附相片,原無相片健保卡就醫不受影響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不喝酒、沒肝硬化也會肝癌 國衛院揪出「3大風險因子」

肝癌長居國人死因首位多年,以往多數人認為只有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才容易得肝癌,但你知道「沒喝酒、沒病毒性肝炎也會得肝癌」嗎?國家衛生研究院今(21)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脂肪肝、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和三酸甘油脂過高是肝癌的三大高風險因子。 

國衛院今日召開「肝癌防治新方向」記者會,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黃秀芬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指出,肝癌中大部分是肝細胞瘤,而在台灣有8成5以上的肝細胞癌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包括B肝和C肝有關,為找出其他危險因子,國衛院和台大、長庚等5大醫學中心合作研究,分析「沒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癌患者。

研究收集411例沒有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的生物樣本和臨床資料,並和840例有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有關的肝癌患者做比較,結果發現,代謝性疾病風險因子和非病毒性肝癌有關,其中最重要的三個風險因子就是脂肪肝、糖尿病史和三酸甘油脂過高。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你知道腫瘤也有NBA? 基因篩檢3週揪出「罕見肺癌」

肺癌連續10年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第1名,儼然已經成為台灣的「新國病」。醫師表示,肺癌可細分為多種不同型別及基因變異,除了常見的EGFR突變外,更有Neuroendocrine tumor(神經內分泌瘤,簡稱NET)、BRAF、ALK等型別。然而,患者因對此不了解,常常有如走入迷陣,呼籲晚期病患可透過基因篩檢,儘早揪出NBA罕見肺癌,透過標靶治療延長存活率。

台北榮總胸腔部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表示,國內肺癌患者多為非小細胞癌,其中又以EGFR肺腺癌佔大宗,病患也知道有EGFR基因檢測,但若結果為陰性,也不代表無藥可醫,可以進一步做NET病理檢查、BRAF基因檢查與ALK基因檢查,一步步篩檢出突變基因。

陳育民表示,肺癌晚期治療以化療、放療、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為主,臨床上肺腺癌除了除了EGFR基因突變外,約有4~6%的病人有ALK基因變異,患者平均52歲,以女性、非吸煙者居多,患者容易伴隨腦部轉移,若不及時處理,很容易造成病人失能或死亡。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脂肪肝」患者最愛外食 調查:近6成最常吃便當

外食族當心啦!根據調查發現,近四成脂肪肝患者三餐多以外食為主,其中最常吃的食物以油膩、高熱量的「便當類」最多,和沒有脂肪肝的人相比,有脂肪肝的人更愛吃火鍋、炒飯和炒麵等。醫師指出,脂肪肝與肥胖和糖尿病有直接關係,若沒積極控制,恐導致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嚴重可能走向肝癌。


根據「國人脂肪肝認知與外食行為大調查」發現,近4成脂肪肝患者表示三餐都以外食為主,9成4的患者因沒有立即病徵,所以誤以為脂肪肝對生活和健康沒有影響。另外,更有高達9成6的患者幾乎不會計算當日飲食熱量或脂肪含量,外食族愛吃高熱量便當中則以排骨和雞腿便當占的比例最高(58.8%)。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最難治的C肝 新藥8周治癒率95%登國際期刊

國內約有40萬的C肝感染者需要治療,當中約有3%屬於基因型第3型,但卻是最難治療的一種,不管是傳統干擾素還是口服治療效果都不理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參與全球C肝泛基因型口服新藥臨床試驗發現,第3型只要8週就能有95%的治癒率,且對其它1至6型的基因型皆有效果, 有助於偏鄉或多重感染者的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莊萬龍副院長指出,這項研究在全球共收納1208名無肝硬化的基因型第1型與基因型第3型C肝患者,以泛基因型(可涵蓋基因型1到6型)的全口服新藥,經過8週或12週的治療,治癒率高達95%至99%,成果已於今年一月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人生最後自己決定!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1月上路

日前有醫事人員在網路上分享一名七旬老婦在生前簽下放棄急救,但在失去意識後,家人要求撤回,老婦便插管成了空空的軀殼活著,讓醫護人員大嘆是「畸形的愛」。為落實病人自主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將在108年1月6日上路,病患可簽「預立醫療決定書」選擇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意願。


「病人想善終,但家屬要求救到底」往往讓醫生陷於兩難,不救擔心變成醫療糾紛,救下去卻違反病人的意願。對此,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科長何叔安指出,基於對醫療自主和生命尊嚴,病人事先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醫病溝通過程,立下書面「預立醫療決定」。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愛滋病器官捐贈大突破! 行政院研擬修法「患者可互捐」

感染者器官捐贈規定有望放寬!行政院提案修正感染者器官捐贈規定,研擬從原本的完全禁止捐贈,放寬成「感染者可捐贈器官給其他感染者使用」,根據行政院提案,感染者必須在事前簽署同意書。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也表示,這並不會讓感染擴大。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12)日審查「傳染病防治法、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藥事法」等修正草案。其中「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將預計放寬愛滋病感染者捐贈資格。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今年首例!台男赴泰國染麻疹 到日本沖繩旅遊才被發現

疾病管制署今(29)日公布今年首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是一名北部30多歲男性,3月份曾先後到泰國、日本沖繩等地旅遊,並且在中間返國空檔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最後在沖繩因為身體出疹就醫確認感染麻疹。

衛生單位研判他在泰國旅遊時遭到感染,已經掌握可能傳染期間的相關接觸者169人,另外也公布個案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間路線,提醒民眾注意。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這名男性在3月1日至4日至泰國旅遊,返國後於14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並分別於15、16日就醫,17日再至日本沖繩旅遊,19日因肢體出疹於日本當地就醫後收治住院,經檢驗為麻疹陽性。日本方面隨即與我方衛生單位聯繫,個案原本規劃22日返國,日方也讓在他過了可傳染期、26日才返國,症狀也已經改善。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世衛示警「X疾病」恐爆發! 疾管署:為未知疾病備戰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2018年可能導致嚴重的國際爆發疾病,當中一項「X疾病」(Disease X)引發關注。疾病管制署今(11)日表示,世衛公布所謂的X疾病,可能是由已知或未知病原體引起,主要用意是提醒各國為可能面臨的潛在疾病威脅做好準備。並提到,疾管署平日就已從國內外疫情監測、國際間檢測合作等方面進行備戰,民眾無需特別恐慌。


WHO在官網公布的8類高危疾病,包括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CHF)、伊波拉病毒和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拉薩熱、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 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立百病毒(Nipah virus)、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茲卡病毒以及X疾病(Disease X)。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北市老人免費健檢」下月開跑 4萬6千人可受惠

台北市107年老人健康檢查自3月2日全面開辦,凡民國42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且設籍臺北市之65歲以上長者皆可在3/2早上7時網路取號及到醫院現場登記。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指出,今年北市31家特約醫院服務名額總計提升,由4萬名至4萬6000名。

 黃世傑說明,北市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努力爭取老人健康檢查預算經費,107年預算經費由5,684萬餘元增加至7,157萬餘元,今年提供A、B兩套老人健康檢查方案,供長者擇一受檢。其中A套每年皆可選擇,但106年已選擇B套(含腹部超音波)方案之長者,今年只能做A套,需間隔1年(108年)才可再選擇B套。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腎臟移植有希望? 美混和人羊胚胎計畫培育人類器官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聯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成功培育出全球首個人羊混合的胚胎「嵌合體」(Chimeras)。研究團隊計畫向有關當局申請延長實驗,將原本的28日延長到70日,觀察是否能在還有人類幹細胞的羊胚胎內,培育出人類器官。

加州大學生殖學教授羅斯(Pablo Ross)所帶領的團隊,在去年就已經在實驗室成功利用人類幹細胞注入豬的胚胎中,培育出人豬混合胚胎;今年與史丹佛大學遺傳學教授中內宏光聯手培育人類細胞比例更多的人羊胚胎,希望藉此實驗在羊胚胎內培育出人類胰臟。

研究團隊在美國先進科學協會年會上宣佈,將製造人類細胞比例高達0.01%的人羊胚胎,比去年的人類細胞比例只有0.001的人豬胚胎高出許多。該團隊計畫以遺傳基因編輯技術,事先關閉羊胚胎中,發育胰臟的能力,再注入人類幹細胞。預期人類的DNA能夠填補基因編碼缺塊,在羊胚胎中發育出人類的胰臟。

據了解,美國當局因為道德爭議,規定人和動物細胞混合的「嵌合體」只能存活28天,而該實驗中的人羊胚胎截至年會當天(17日)已經到第21天了。主導實驗的羅斯和中內宏光教授認為,至少需要70天,才能觀察到人類胰臟是否能在羊胚胎中生成;羅斯表示,未來若是想培育出能夠用來移植的人類胰臟,可能還需要將胚胎中的細胞比例推高到1%。

資料來源:腎臟移植有希望? 美混和人羊胚胎計畫培育人類器官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C肝新藥全面納入健保給付!口服藥物這麼多 怎麼選?

感染C肝病毒未積極診治,肝硬化、肝癌以及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淋巴瘤的風險都會增加,以往有些病人因無法承受傳統藥物副作用而中斷治療,現已有新口服藥能降低副作用、縮短療程,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且健保已擴大給付範圍,造福更多病友。


新口服藥療程8至12週,治癒率超過九成
感染C肝病毒未接受治療,七到八成會演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5~20%在20~30年間恐惡化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不僅影響肝功能,也提高淋巴瘤及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等風險。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流感疫情仍高峰 冷氣團、寒流接力影響恐持續至春節前

流感疫情處於高峰,疾病管制署今(30)日公布監測,上週因為類流感掛門急診突破13萬人次,又比前一週上升,且新增49例流感併發重症個案,當中年紀最小的僅有6個月大,也創下本流感季年紀最小流感重症個案的記錄。疾管署分析,目前正值寒假,學生 間互動接觸減少,疫情趨勢可望往下,但受到冷氣團寒流接連影響,其效應可能會持續到春節之前,在這一增一減的效應下,疫情到底會如何發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國內上週(1月21日至1月27日)類流感門急診共135,259人次,較前一週小幅上升4%;近4週共計64起流感群聚,其中46起(72%)發生於校園。另上週新增4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9例流感死亡個案(8例B型、1例H1N1),大部分沒有接種疫苗。自去(2017)年10月1日起累計261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40例經審查為流感相關死亡病例,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感染型別均以B型為多,約佔8成。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重症個案當中年紀最大的有94歲,最小則僅有6個月大,是一名男童,還不符合打流感疫苗的資格,還好在發病、住院一週之後順利出院,也是本流感季年紀最小的個案。林詠青提醒,家中如果有未滿6個月、還不適合打流感疫苗的幼兒,建議由周遭人如父母等照顧者施打疫苗,產生群體保護,減少孩子受病毒威脅的機會。

至於死亡個案,林詠青說,年齡介於36歲至105歲,36歲個案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從發病到死亡經過9天時間,其餘則都是58歲以上較為年長的族群。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流感在流行高峰,上週似乎已經是來到疫情的最高點,本週開始有可能出現下降趨勢。 不過受到冷氣團影響,接著還有寒流,氣溫下降的影響效應可能會持續到春節期間,疫情發展就得看這一消一長的情況。提醒寒假、春節期間民眾若參與大型展覽、到年貨大街採買,請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加強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避免病毒傳播。

資料來源:流感疫情仍高峰 冷氣團、寒流接力影響恐持續至春節前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上週近13萬人因腹瀉就醫!秋冬病毒性腸胃炎好發 餐敘要注意

歲末年終總是餐敘不斷,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上週國內因為腹瀉就診人次達到12萬,呈現上升趨勢。疾管署提醒,冬季是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節,且具有高傳染力,容易引發群聚,應特別留意飲食衛生。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達128,492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另近4週共計25起腹瀉群聚案件,當中以校園群聚12件占多數,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校園腹瀉疫情發生群聚,可能是因食物受到汙染、或處理食物的人員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後,又碰觸處理食物,或者是學童遭受感染之後又與其他同學接觸,病毒因此在校園蔓延。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公費流感疫苗升級四價要花15億! 衛福部爭取二備金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7)日宣布,公費流感疫苗將從現行的三價升級為四價疫苗,並預計自今年10月份開始上路,這也讓相關經費從每年7億倍增至15億元,疾病管制署表示,將和行政院爭取動支第二預備金。

流感疫情持續攀升,國內類流感就診人次連續兩週突破10萬,且社區主要流行病毒型別是B型流感的山形株,與本季公費三價流感疫苗的疫苗株不吻合,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失準再次引發外界討論與憂心。衛福部長陳時中則宣布,經過相關經濟與成本效益評估,規劃把公費流感疫苗從三價改為四價,「方向基本上已經確定」。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首款基因療法藥治遺傳性失明 Luxturna每劑1265萬!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12月19日核准第一款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藥物「Luxturna」,它能夠通過修復患者等位基因(biallelic)RPE65突變,來治療遺傳性的視網膜疾病(retinal disease)——萊伯氏先天性黑蒙症。不過這款堪稱「神藥」單劑費用就高達42.5萬美元(1265萬元台幣),如果要治好雙眼,就得花上85萬美元(同新台幣2530萬元)。


綜合外媒報導,萊伯氏先天性黑蒙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LCA)患者因為RPE65突變,視網膜錐狀細胞(cone cells)、桿狀細胞(rod cells)等感光細胞(photoreceptors cells)會逐漸失 去功能並壞死,最後導致完全失明。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通常在出生時就有嚴重的視覺缺損,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視覺逐漸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