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濕疹性皮膚炎

濕疹性皮膚炎 (Eczema) 是最常見的皮膚病,泛指會使皮膚腫脹、發炎、發癢,並且不易痊癒的皮膚發炎反應;屬於非傳染性的,但通常與過敏體質有關。在組織學上的表現則是表皮細胞間水腫 (Spongiosis)。

臨床症狀呈現多樣性的續發變化:急性期的濕疹性皮膚炎以局部紅腫及小水泡為主要的變化;亞急性的濕疹性皮膚炎則以潮紅並落屑、結痂來表現;而慢性的濕疹性皮膚炎上的病變,則是呈現因長期搔抓而導致的表皮增厚和色素沉澱。

濕疹可於任何年齡發生,但最常見於嬰兒,有將近 85% 的濕疹患者會在五歲之前發作,其中有一半的嬰兒會在三歲之前完全痊癒。

濕疹性皮膚炎的種類

造成濕疹性皮膚炎可分為外因性和內因性。

外因性:因外在環境的刺激而造成的皮膚炎。
  • 接觸性皮膚炎 (Contact dermatitis):因為暴露到環境中的物質而產生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濕疹性皮膚炎,當停止接觸可疑物品並接受正確治療往往就可以有效控制。接觸性皮膚炎依照是否引發免疫反應,而分為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及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 光照性皮膚炎 (Photodermatitis):主要是因為碰觸到一些藥物、染料、煤焦油而使得皮膚對光異常的敏感。接觸到陽光時,皮膚會有紅腫甚至蕁麻疹樣的變化,之後慢慢變成像被曬傷的痕跡並造成黑色素沉澱。

內因性:受基因或遺傳的影響而發病。
  • 異位性皮膚炎 (Atopic dermatitis):被認為具有遺傳性,在成員中有花粉過敏、氣喘的家庭裡常見。異位性皮膚炎的基本症狀就是癢,常為陣發性發作,特別是夜裡更加嚴重。病灶在急性期會出現紅疹、丘疹、脫屑;長期下來則因為皮膚反覆受傷而出現皮膚變厚、苔蘚化,反而更加重原先的癢感。大部分在嬰兒時期到十二歲間發病 (60% 在一歲前發病),並常常伴隨有氣喘和過敏性鼻炎的發生。平時的保養包括:要盡量少接觸或食用易引起過敏或刺激的物質 (如塵螨或尼龍等較粗纖維的衣物);冬天時不要太常洗澡並使用保濕乳液,夏天避免太多汗水刺激皮膚;另外避免累積太大壓力也可以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復發。
  • 乾性濕疹 (Asteatotic dermatitis; xerosis):又稱缺脂性皮膚炎,是冬天皮膚癢的常見原因,好發於老人及乾性皮膚的人;在低溫季節皮膚血管收縮使局部循環降低,而使皮脂汗水分泌減少,皮膚乾燥便容易發癢、發炎。好發於下肢 (特別是小腿前側)、手臂等部位。
  • 脂漏性皮膚炎 (Seborrheic dermatitis):是一種慢性、鱗狀發炎性皮疹,症狀是患者皮膚會有發紅合併黃色油狀鱗屑的現象,皮膚癢的程度因人而異;好發區域在富含皮脂腺的地方,如頭皮、臉部T字部位、耳後、眼皮、胸背中央、會陰部位等。致病機轉可能與遺傳有關,或因皮屑芽孢菌 (pityrosporum) 感染而引起過敏。
  • 錢幣狀濕疹 (Nummular dermatitis):在一些異位性體質的人身上常見,而真正的病因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典型的皮膚症狀是錢幣狀的紅疹伴隨著脫屑及強烈的癢感,主要分布在下肢 (特別是老年人)、軀幹或是手及手指 (年輕女性較多),在秋天和冬天比較常發生。可單獨使用強效的類固醇軟膏或合併使用含煤焦油 (2% crude coal tar) 的藥膏。
  • 汗皰疹 (Pompholyx):是一種急性的水皰型濕疹,最常在春夏之際發作,好發於手腳,在手掌、手指側面及腳掌,會出現透明像珍珠樣的小水泡,水泡大小約1~5毫米,偶爾會出現大水泡,通常伴隨著中度至重度的搔癢。通常在水泡剛發時搔癢最厲害。水泡通常在2~3週消退,之後癢感下降,逐漸形成環形的脫屑或脫皮。有時病灶會變成紅斑、脫屑、苔癬化(變厚、表面粗糙)等慢性濕疹的變化。病因不明,可能和慢性的情緒壓力有關,也常續發於嚴重的黴菌感染或慢性接觸性皮膚炎患部。
  • 富貴手 (Keratodermia tylodes Palmaris progressive):又稱進行性指掌角化症,多發於經常接觸水以及刺激性物品的人,如主婦、水泥工等等。在手指及手掌發病,一般不過手腕,從手指開始長出小皰疹、變厚、角質化,嚴重時皮膚乾燥,甚至乾裂見血。此病一般被認為是由於皮膚過敏反應有關,最近亦有報告指為缺乏維他命A。

濕疹的治療

皮膚科醫生首先須確定是哪一類型的濕疹、嚴重程度,並了解病人身處環境及對藥物、刺激物的反應,再擬定適當的治療計畫。使用濕疹藥物和其他治療方案主要是為了:
  • 控制搔癢程度:嚴重者可用口服抗組織胺止癢或使用尿素類產品保溼
  • 減少皮膚發炎:依發炎程度,使用不同效價的類固醇軟膏
  • 脂漏性皮膚炎,可除去感染源:皮屑芽孢菌 (pityrosporum) 的感染,在治療上可以使用一些特製的洗髮精 (含selenium sulfide, zinc pyrithione or tar) 或用含有 2% ketoconazole 的洗髮精/藥膏;若是因抓傷而導致細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療。
對大多數的濕疹而言,沒有單一的治療法是有用的。不管是哪一種濕疹,通常會使用好幾種療法,組合使用以治療皮膚炎及舒緩不適。另外,生活方式、環境因子的改變,更能提高治療效果並減少會產生副作用的藥物使用率。

濕疹的控制

無論你的濕疹是輕度、中度或重度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就是控制濕疹的第一道防線。以下的指南可以幫助降低嚴重程度及復發的頻率,也可減少消炎藥物的使用。
  1. 保濕:濕疹通常會讓皮膚乾燥和發癢。使用保濕乳液或乳霜,可讓皮膚維持濕潤,防止乾燥和龜裂。
  2. 限制接觸或食用任何會刺激皮膚的物品:如肥皂、香水、化妝品、清潔劑及會引發過敏的果汁、肉類、植物、寵物皮毛等。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個人護理用品,不要過於頻繁地洗手也有助於減少刺激。
  3. 避免溫度和濕度的突然改變:溫度突然上升會造成過熱和出汗,引發搔抓和癢感;而濕度突然降低則會使皮膚乾燥。
  4. 冰敷癢處:可以減輕發炎症狀及減少想抓的欲望。抓破皮膚易使細菌進入,造成感染。
  5. 時常修剪指甲:減短指甲可以讓刮傷皮膚的可能性降低,夜間也可以戴棉手套,避免睡著時無意識的抓癢。
  6. 穿著寬鬆的棉質衣物:可避免刺激皮膚。新衣服先洗過再穿,洗完洗衣流程後可再使用洗清功能清洗一遍,以避免洗滌劑殘留在衣物上。
  7. 減輕壓力:壓力會引起發炎反應,盡量有充分的休息、多去親近野外、草地。
  8. 採用抗發炎飲食法 (類似地中海型飲食法):避免高溫油炸、少攝取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Omega-6;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 (蔬菜、水果或用營養補充品的方式補充抗氧化物質),補充Omega-3。
  9. 補充維他命 D (多曬太陽或使用維他命 D3 補充品):一般來說,有濕疹者,維他命 D3 缺乏的情況很普遍。
  10. 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控制,除了上述項目外,亦須注意:避免暴露在環境刺激物 (花粉、黴菌、塵螨、動物皮屑等) 中;找出任何會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食物 (可進行食物過敏測試,並減量或避免食用此類食物)。


    文章來源:http://cfh.com.tw/ClassifyByDisease/%E9%AA%A8%E7%A7%91/Oct--2010/%E7%B0%A1%E4%BB%8B%EF%BC%9A%E6%BF%95%E7%96%B9%E6%80%A7%E7%9A%AE%E8%86%9A%E7%82%8E.aspx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兒童常見的過敏疾病

兒童過敏疾病有增加的趨勢

        近年來因為環境及生活方式的西方化,過敏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以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最為常見。我們曾經針對台北市十二歲以下兒童做過調查發現:氣喘盛行率約為百分之十至十五,過敏性鼻炎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與十年前相較,患者人數幾乎成倍數上升。

病原因與症狀

        過敏疾病的致病機轉相當複雜,簡單的說一是遺傳因素,一是環境因素。當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過敏原(如塵、蟑螂、花粉、貓狗短毛、黴菌等)後,體內會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包括IgE抗體大量製造,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肥大細胞活化並釋放過敏素(如組織胺等)。若發生在氣管則產生肌肉收縮、分泌物增加、黏膜腫脹等病理變化。臨床上,小朋友則以咳嗽、胸悶、喘鳴來表現;若發生在鼻腔,則產生鼻子癢、打噴涕、流鼻水、鼻涕倒流、鼻塞等鼻炎的症狀;若發生在皮膚,則出現癢疹。除了過敏原外尚有一些屬於非過敏原的刺激物,如二手菸、病毒感染、乾冷的空氣、溫度的變化等亦可在這些小朋友敏感的黏膜及皮膚上引起過敏症狀。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過敏疾病特別好發於感冒盛行及溫差大的秋冬季節。

別錯將過敏當感冒

        在門診,我們常會發現一些患有呼吸道過敏的小朋友長久以來一直被當作感冒來治療,媽媽抱怨小朋友長期服用感冒複方藥物。確實,呼吸道的過敏症狀與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的症狀非常相似。因此,如果發現小朋友常常感冒,或是感冒症狀不易痊癒時,就必須考慮是否有過敏的問題。簡單的區別:單純的過敏並不會引起發燒的症狀,且過敏的症狀好發於半夜及清晨。診斷過敏疾病,除了臨床症狀外還需詢問家中成員(父母親)是否也有相同的過敏傾向,因為過敏體質是會遺傳的。此外,實驗室數據(如過敏指數IgE)可提供客觀的依據。目前更可藉血清檢查而得知對何種物質過敏。治療過敏疾病,最重要的是找出過敏原並且避免它。舉例來說,塵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以動物(包括人類)的皮屑及毛髮為食物,因此家中容易積灰塵的地方其塵量亦高。當病童確定對塵過敏時,應當確實清潔家中環境,絨毛玩具、地毯、布窗簾皆應盡量避免。一般而言,食物方面的過敏較易引起皮膚的症狀。若父母親皆是過敏疾病患者,小朋友出生後應該延遲食用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如花生、蛋白、堅果類食物、蚌殼類、海鮮等,或是使用水解嬰兒配方奶粉。另外,也應該避免非過敏原刺激物。

過敏的藥物治療

        若小朋友產生過敏症狀,如喘鳴、咳嗽、鼻塞等,這時身體器官已有發炎情形,就必須根據侵犯部位投予不同的藥物治療。治療藥物大約分為二大類:一類是症狀解除的藥物(如氣管舒張劑、抗組織胺),另一類是抗發炎藥物(如類固醇、發炎激素阻斷劑)。何時需使用那類的藥物?何時需合併使用?要使用多久?就必須依靠過敏氣喘專科醫師的評估。依照疾病的嚴重程度有時需長期使用藥物,幸運的是目前藥物的研發相當進步,皆朝著方便使用及減低藥物副作用的目標努力。以氣喘病患使用最多的類固醇為例,已經被設計成局部作用的噴劑或吸劑,如此除了可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氣管黏膜外,更可降低全身的副作用而適合長期使用。國外大規模長期的追蹤顯示連續使用類固醇吸劑一至兩年亦不會對兒童身長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假如懷疑小朋友有過敏症狀時,應當尋求正規專科醫師的協助。有了正確的診斷及適時的藥物治療當可避免即時的危險及併發症的產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範過敏原

        小朋友的過敏疾病會不會痊癒?這是父母親非常關切的問題。其實若平時多注重環境的清潔,減少暴露於刺激因子,一旦疾病產生能即早就醫治療,規則使用藥物並與醫護人員配合,那麼,器官的損害將可降到最低。就氣喘小朋友來講,約百分之八十以上病童在青春期過後氣喘即不再發作,預後可以說是相當不錯。

  最後,我們來談談過敏兒童日常生活應該注意的一些事情。除了環境控制及避免接觸過敏原和刺激物外,飲食上儘量避免油炸食物,因為實驗發現長期以油炸食品餵食老鼠後,老鼠體內分泌過敏激素的細胞會大量增加。適度的運動是值得鼓勵的,因為它可加強體能增進肺活量,但是有呼吸道過敏的兒童應避免於乾冷的環境下從事劇烈運動,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則避免在加了大量消毒藥水的游泳池內游泳。運動前的暖身運動是必要的,有時候甚至需要一些簡單的藥物(如氣管舒張劑)幫忙,以確保不會因為運動而誘發或加重過敏症狀。坊間一些號稱具神奇療效的健康食品,因成份不明亦缺乏實際臨床評估,所以,以醫師的立場是不建議使用。其實過敏疾病並不可怕,如果你能了解它,面對它,就可輕鬆的避開它。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夏季小兒常見疾病

 在炎炎夏日中,多數家長會安排各項活動,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又愉快的暑假,同時也會擔心在酷暑的煎熬下,是否會讓孩子過於疲累,甚至染上疾病。不可否認的,夏天的確是各種傳染病和意外事件的好發季節,但是,只要家長事先有一些認識,自然可以做好預防措施。

中暑
  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加上身體體積小,相對的與環境接觸的表面積較大,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中暑。中暑時,體溫會上升、皮膚發燙、噁心、嘔吐、四肢虛弱甚至會暈倒而失去知覺。一旦發生類似中暑的症狀,要讓患者平躺在涼爽通風的環境,移除身上多餘的衣服,再以電風扇強力吹風,或用冷毛巾擦拭身體,達到溫度降低的效果,並應迅速送醫。
  中暑是可以預防的,在出門前,先注意一下戶外的溫度和溼度,如果室外溫度超過攝氏30度、溼度高於60%時,應避免戶外活動。
 
夏季熱
  夏季熱主要發生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常見於6個月大到3歲的嬰幼兒,孩子常常在夏天會莫名其妙發燒,溫度大多在38度左右,不超過39度,而且幾乎天天發燒。
  夏季熱有反覆發燒的現象,真正病因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幼兒的中樞神經發育尚未成熟,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使得幼兒體溫會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病兒的體溫在炎夏中發燒可持續數月,入秋後,發燒自然消退。夏季熱的病兒有時會食欲不振、睡眠不好、變得很愛哭鬧。
  夏季熱最簡單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吹冷氣,不必藉助退燒藥。將室溫調至攝氏26度左右,很快就可使體溫降到38度以下。穿著以涼爽、吸汗、透氣的棉質衣服為主,另外,適當的補充水分也是很重要的。
 
腺病毒
  腺病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病毒之一,這類病毒在攻擊人類後,會寄居在淋巴腺內,造成淋巴腺發炎,因此,稱為腺病毒。
  腺病毒中的8、19、31型,感染後會造成結膜炎,也就是很多人游泳後得到俗稱「紅眼睛」的流行性角結膜炎,除了流淚、燒灼感、結膜充血、耳前淋巴腫等症狀,還可能伴隨咽炎、發燒、喉嚨痛等症狀,一般在10天後消失。
  腺病毒第40、41型,常在2歲以下兒童造成腸套疊;這是因為病毒造成腸道附近的淋巴腺腫大,原本運作的腸道無法正常蠕動,成為大腸包小腸的情況。症狀是間歇性腹痛,病症嚴重時會解出草莓果醬般的大便。
 
腸胃炎
  腸胃炎中,沙門氏桿菌感染則盛行在夏季;病毒性腸胃炎常見的是輪狀病毒感染,秋冬季較盛行。典型的輪狀病毒有「燒、吐、拉」症狀,沙門氏菌腸炎則以「發燒、腹瀉、大便帶有黏液和血絲」居多。輕微的急性腸胃炎患者,約1至2天可以恢復;較嚴重者,會出現血絲黏液便、高燒不退、腹部絞痛等情形,症狀可能持續一週左右,通常細菌性腸胃炎較嚴重,也較易出現腸胃出血、腸穿孔破裂、腹膜炎等症狀。年齡越小,合併症的機會越多。
  若家中有孩子出現腹瀉或嘔吐、高燒不退、活動力差時,要及時就醫,在接受診療中,家長也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小便減少、乾哭無淚、皮膚乾燥無彈性、嬰兒前囟門凹陷等脫水現象。補充水分為第一要務,有的家屬會想要趕快止瀉,但是止瀉劑容易造成不繼續排便的假象,反而會延緩病菌排出體外。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免疫力缺陷患者及嚴重感染者得到沙門氏桿菌腸炎時,必須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在食物方面,成人拿過生雞蛋,如果沒有把手洗乾淨,又去泡牛奶或餵食,很容易使扺抗力弱的幼童遭受感染。所以,千萬不可讓孩子吃未經煮熟的雞蛋,餵食孩子前一定要把手洗乾淨。煮開水要持續煮開5分鐘以上,再灌裝到熱水瓶,才能完全將沙門氏菌殺死!
 
登革熱
  登革熱病原體叫登革病毒,依抗原性的不同共分有四型登革病毒。病毒主要藉由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人體而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並不會互相傳染,但若這兩種蚊子叮了登革熱患者,蚊子就可能帶了病毒,並且終生具傳染病毒給人類的能力。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包括發燒、前額頭痛,噁心、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頭和關節酸痛、皮膚疹等。曾經感染登革熱的患者,若再次感染不同類型的登革熱病毒,便有可能引發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症候群,病患除了上述登革熱症狀外,還會合併出血症狀及休克現象,死亡率相當高。
  幼兒若得到登革熱,其症狀不會像成人那麼明顯,所以小兒登革熱的診斷並不容易,因此預防就顯得相當重要。目前登革熱並無預防針可供施打,最主要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居家環境可安裝紗窗、紗門,外出戶外穿長袖衣服與長褲,以及在裸露部位噴防蚊液……等,也要避免出入高感染地區。另外就是配合衛生單位實施社區病媒蚊密度監測,做好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預防感冒發燒 7關鍵吃出免疫力

又到了夏轉秋的季節交替之時,天氣忽晴忽雨、忽熱忽涼,許多抵抗力差的小孩子,每隔半個月至2個月就出現感冒、發燒、頭暈、流鼻水等不適症狀,看得爸爸媽媽好心疼!專家表示,雖然發燒不代表免疫力差,但若能透過飲食方式調節免疫功能,有助預防感染而生病感冒,也能幫助病童更快打敗病痛。



容易發燒的人,代表免疫力差?
人體會發燒代表有感染細菌或病毒的問題,但對小朋友來說,除非發燒時有出現抽筋的後遺症,否則發燒不見得是件壞事,反而可以增強人體對抗病菌和殺菌的能力。

通常免疫功能越好的人,對於感染引發的發炎反應越明顯。不過,並非所有遭受感染的人都會出現發燒反應,臨床發現同樣的疾病下,有些小孩子會發燒且輕重程度不一,有些小孩子卻不會發燒,主要差異原因就在於個人體質,與免疫力好或差的關係不大。
免疫力差易感染 飲食增強免疫防感冒
雖然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遭受外來有害物質侵犯後的正常反應之一,但小孩子因發燒而病厭厭、吃不好、睡不好的模樣,還是讓許多爸媽心疼不已。對此,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詹淑雲表示,均衡且優質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與曬太陽,可以全面增強幼兒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健全,就能抵抗致病的細菌和病毒,保護身體不被外來的有害物質侵犯,遠離疾病。

【吃出好免疫力】

人體透過複雜的免疫系統,抵抗外來病菌,免疫力差的幼兒,容易遭受致病的細菌或病毒感染而生病,如何透過飲食的方式提升幼兒免疫力?
詹淑雲營養師提供以下飲食秘訣。
1.母乳哺餵保護多:母乳營養價值高,建議哺餵至少6個月,6個月以下的新生兒,自體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球蛋白和乳鐵蛋白,是寶寶最天然的營養來源,可保護人體免於病原體的威脅,抵抗病原的入侵,提升幼兒免疫力。
2.良好習慣我最棒:寶寶46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之後,要建立良好且不挑食的飲食習慣,應多攝取天然食物,減少加工食品。過多的油脂會抑制免疫力正常運作;過多的糖類會抑制白血球的活動力,降低免疫力。
3.彩虹蔬果天天有:天然蔬果裡含有豐富的植物生化素,不同顏色的蔬果蘊含著不同的營養素,可增強免疫力。維生素A的蔬果,可保護黏膜組織的完整,預防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受感染;缺乏維生素B6時免疫系統會退化;維生素C是白血球細胞主要成分,可減少病毒入侵;菇類中富含豐富的免疫成分「多醣體」,可提高人體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和活性,增強免疫力。
4.好菌多多顧腸胃:腸道益菌可刺激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干擾素、抗腫瘤因子等免疫因子。
5.優質蛋白好吸收:蛋白質是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分,可促進生長、建造及修補組織、維持上皮組織健康,防止病菌侵害、維持正常白血球吞噬作用、促進抗體形成,抵抗疾病。
6.維生素D不可缺:足夠的維生素D有預防病毒侵擾的能力。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可以直接從食物中攝取,例如新鮮的魚(如鮭魚,鮪魚和鯖魚)、蛋黃、肝臟、乳品或魚肝油等。不過,大多數食物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建議可配合照射陽光而補充身體所需的維他命D7.飲食不忘補充鋅:鋅可以幫助細胞核內核酸DNARNA的合成,尤其對免疫系統中的白血球有增強的作用;鋅缺乏時會造成淋巴球數量不足,降低免疫細胞攻擊細菌、病毒的能力。常見含鋅的食物,包括堅果類,牡蠣、蟹貝類、肝臟、肉類、蛋類、牛乳、小麥胚芽、葵瓜子和黑芝麻粉等。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腸病毒

 Q: 什麼是腸病毒?
A: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等六十幾型,近年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
Q: 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
A: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及教託機構育機構等處最容易傳播,可經由接觸或以飛沫方式感染幼兒而造成,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兒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
Q: 腸病毒是不是只有台灣地區才有?在什麼季節流行? 
A: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之發生。
Q: 得了腸病毒會有什麼症狀? 
A:感染病毒後一般3~5天會出現症狀,但是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七至十天。極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等併發症。
Q: 孕婦感染腸病毒,會不會生下畸形兒? 
A: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腸病毒有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可能,但孕婦須避免感染的風險,以預防生產時感染給新生兒。
Q: 感染過腸病毒之後,有沒有免疫力?以後會不會復發? 
A:得到某一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年的免疫力。所以對於同一種病毒而言,不會復發。但是有幾種腸病毒會引起同樣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所以有的人會得到一次以上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
Q: 腸病毒感染之致命機率有多高? 
A:大多數腸病毒感染者,症狀都很輕微,甚至沒有症狀。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地區腸病毒流行時,雖然專家對感染致死率的推估不同,但是一般的估計是在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之間,雖然感染腸病毒以後,99.9%以上的患者都會恢復,但當年由於致病的是腸病毒71型,造成相當震憾,因此認識腸病毒及暸解其傳染途徑,避免感染的風險是刻不容緩的。
Q: 目前已經有腸病毒71型疫苗可接種? 
A:
目前並沒有,如果有疾病管制署將會發佈提供給民眾,目前請民眾平時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勤洗手。
Q: 要如何來預防腸病毒? 
A:
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的基本方法。
(一)正確的洗手方法如下:
1.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2.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3.兩手心互相磨擦 
4.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 
5.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6.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7.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8.用乾淨的紙巾或烘手機將手烘乾 
(二)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三)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四)罹病之學童,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同時也可避免傳染其他學童。
(五)增強個人之免疫力,請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
Q: 腸病毒有沒有特效藥? 
A: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症狀治療等方式,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10天內自行痊癒。少數患者會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至大醫院就醫。
Q: 腸病毒重症前兆的症狀有哪些? 
A: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有「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症狀,如發生任何一個症狀應儘速至大醫院就醫。
Q: 成人是否會感染腸病毒?症狀有哪些?
A:會,腸病毒的型別達多種以上,但大多數成人感染的症狀通常並不明顯,常見症狀如類似感冒症狀。
Q: 媽媽感染腸病毒可以餵母乳? 
A:可以,但是感染腸病毒的媽媽可能透過接觸時傳染給嬰兒,所以建議不要直接哺餵母乳,可以把母奶裝在奶瓶,請健康的家人協助餵奶。
Q: 現在腸病毒有沒有停課標準?(適用衛生福利部未公布停課標準前) 
A:
目前是由地方衛生主管機關評估後,決定是否需停課。如發生重大流行疫情時,則依中央公告之強制停課規定。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之腸病毒專區同時有提供各縣市衛生主管機關訂定停課標準的參考資料
Q: 要預防腸病毒感染,家裡或幼稚園等環境,應該如何使用漂白水消毒? 
A:1. 不論是家裡或幼稚園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漂白水消毒。
2. 泡製方法:家庭用漂白水(濃度約5~6%)5湯匙(一般湯匙,容量約15~2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攪拌均勻即可。至於10公升自來水估算方式,可以用1,250cc容量大寶特瓶,連續使用8瓶,就等於10公升左右。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有「膝」望!3招遠離退化性關節炎

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一定要換人工膝關節嗎?醫師指出,並非每位膝關節退化的患者都需要換人工膝關節,使用「膝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就像幫關節大掃除,不僅安全性高、緩解疼痛,且能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特別是3招復健運動輔佐,不僅強化股四頭肌群,更能讓膝關節獲得很好的保護。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關節,全台60歲以上男性中超過1成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
聽信偏方 小心膝關節易壞死
臨床上就有1位第2期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因為吃了黑藥丸不到半年,因為關節軟骨下方的骨頭壞死而崩塌,結果腳整個變形,最後只好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真是得不償失。
膝關節痛 內側皺壁膜摩擦
事實上,膝關節疼痛原因,在於內側皺襞與股骨內髁長期互相摩擦,會侵害到軟骨,內側皺壁膜摩擦發炎生疼痛,並非軟骨疼痛,「內側磨擦現象」使得軟骨再生修補速度跟不上耗損的速度,而出現退化現象,接受「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軟骨就會自行修復,且手術健保可以給付。
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可藉由復健運動獲得改善。(圖片提供/大林慈濟醫院)
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可藉由復健運動獲得改善。(圖片提供/大林慈濟醫院)

軟骨再生 新選擇滿意度高
術後再輔以促進軟骨再生療程,經術後追蹤3年結果顯示,罹患前3期退化患者滿意度高達85%至90%,第4期患者也有60%滿意度,再加上術後以X光片檢查患者關節角度變好等結果,顯示「膝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可以成為患者在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前的治療新選擇。
由於關節疼痛問題原因很多,讓許多患者飽受疼痛折磨又不知原因為何,這時就需要由醫師透過關節鏡檢查,在膝蓋上開幾個小洞,除了確認造成關節炎的原因外,還可以進行患部清除及修整因不良動作造成的半月軟骨受傷等問題。
復健3招 膝關節免於退化
建議:可以透過股四頭肌強化運動以及抱膝、壓膝運動,輔佐預防退化性膝關節炎。特別是適當復健運動,能增加關節活動範,建議運動時間及速度應視個人況狀調整,最好每天能至少持續運動30分鐘,每運動30分鐘要有1次休息,讓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或有他人陪同運動,將有助於持之以恆。
《保護膝關節 日常注意事項》:
1.避免走遠路、逛街、爬山,當膝蓋覺得不舒服時就應立即休息。
2.避免蹲或跪的姿勢,如:蹲馬步,打太極拳等。
3.盡量少搬重物,少上下樓梯,不要穿高跟鞋。
4.保持理想體重,以減輕膝蓋的負擔。
5.注意膝蓋的保暖,可以穿長褲或護膝來保護膝蓋。
6.避免外傷及過度勞動。
【醫師提醒】:
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就像房子漏水長壁癌,吃止痛藥、葡萄糖胺或施打玻尿酸等方式,都只是像在牆壁上擦上油漆,治標而不治本,最重要的還是要早期診斷,找出病因,才有機會徹底解決,否則補充再多營養也可能白費了。


文章出: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40/19705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護肝拉警報!外食油膩易形成脂肪肝

你也是外食族嗎?現代上班族外食比例高,一項「礙肝大調查」發現超過8成職人平均有1至2餐以上靠外食解決,但約7成民眾知道外食可能對心血管和腎臟造成負擔,且不到半數的人警覺到外食傷肝的風險,成為脂肪肝甚至肝病三部曲的幫兇,上班族應注意護肝的重要性。

你也是外食族嗎?現代上班族外食比例高,一項「礙肝大調查」發現超過8成職人平均有1至2餐以上靠外食解決。
你也是外食族嗎?現代上班族外食比例高,一項「礙肝大調查」發現超過8成職人平均有1至2餐以上靠外食解決。

三餐外食油膩膩 人體吃不消易形成脂肪肝
現代人生活忙碌,以方便外食換取自行備料烹飪的時間,並非不行,但令人擔憂的是,絕大多數外食烹調高油、高鹽、高糖且含有各種食品添加物,攝取過多容易影響代謝功能,不僅會增加心血管和腎臟的負擔,也可能導致脂肪肝。醫學界認為,脂肪肝是未來演變為肝病變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前期警訊。
肝臟是身體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外食族若攝入過多的油脂,肝臟無法完全代謝,日積月累變成「肝包油」,進而導致肝臟慢性發炎,減損肝臟功能,甚至可能加重原有肝病的嚴重程度,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外食影響肝代謝 絕大多數人未察覺
不過,肝臟是沈默的器官,許多人就算發生脂肪肝或肝功能失調也無所察覺,只有少數人可能出現疲勞、無力、食慾不振、腹脹等不明顯的症狀,大多數人是在身體健康檢查時測到肝功能指數異常,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才驚覺「肝臟變胖了」,長期高油、高糖的外食習慣,增加肝臟代謝負擔,容易形成脂肪肝。

傳統中醫養生之道認為,食用深綠色蔬菜,有助調理肝臟功能,促進肝臟正常運作。
傳統中醫養生之道認為,食用深綠色蔬菜,有助調理肝臟功能,促進肝臟正常運作。

俗話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為了讓肝臟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長期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上班族應學會正確的「加油」方法,減少用油膩膩的外食增加肝臟負擔,多運動,多吃新鮮蔬果,且適度補充護肝食品幫肝臟加油打氣,提升肝臟的代謝能力。
「食」在養肝!適度補充深綠色蔬菜和蜆精
如何透過食品來維護肝臟健康?傳統中醫養生之道認為,食用深綠色蔬菜,有助調理肝臟功能,促進肝臟正常運作。前述的礙肝大調查則發現近6成上班族會直接飲用蜆精產品來維護肝臟健康,蜆精是用新鮮蜆肉製成蜆湯精華,內含有高濃度肝醣及蛋白質胺基酸,可充分被人體吸收利用,以修補受損的肝細胞維持身體良好代謝運作,有效護肝。
不過,近來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提醒選購蜆精時,應確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貼有「小綠人」的健康食品標章,並選擇零脂肪、零膽固醇、低鈉的產品喝出健康保養肝臟輕鬆無負擔。

文章來源
https://www.top1health.com/Special/2014/Brandsbec/26118/%E8%AD%B7%E8%82%9D%E6%8B%89%E8%AD%A6%E5%A0%B1-%E5%A4%96%E9%A3%9F%E6%B2%B9%E8%86%A9%E6%98%93%E5%BD%A2%E6%88%90%E8%84%82%E8%82%AA%E8%82%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