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約有40萬的C肝感染者需要治療,當中約有3%屬於基因型第3型,但卻是最難治療的一種,不管是傳統干擾素還是口服治療效果都不理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參與全球C肝泛基因型口服新藥臨床試驗發現,第3型只要8週就能有95%的治癒率,且對其它1至6型的基因型皆有效果, 有助於偏鄉或多重感染者的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莊萬龍副院長指出,這項研究在全球共收納1208名無肝硬化的基因型第1型與基因型第3型C肝患者,以泛基因型(可涵蓋基因型1到6型)的全口服新藥,經過8週或12週的治療,治癒率高達95%至99%,成果已於今年一月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人生最後自己決定!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1月上路
日前有醫事人員在網路上分享一名七旬老婦在生前簽下放棄急救,但在失去意識後,家人要求撤回,老婦便插管成了空空的軀殼活著,讓醫護人員大嘆是「畸形的愛」。為落實病人自主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將在108年1月6日上路,病患可簽「預立醫療決定書」選擇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意願。
「病人想善終,但家屬要求救到底」往往讓醫生陷於兩難,不救擔心變成醫療糾紛,救下去卻違反病人的意願。對此,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科長何叔安指出,基於對醫療自主和生命尊嚴,病人事先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醫病溝通過程,立下書面「預立醫療決定」。
「病人想善終,但家屬要求救到底」往往讓醫生陷於兩難,不救擔心變成醫療糾紛,救下去卻違反病人的意願。對此,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科長何叔安指出,基於對醫療自主和生命尊嚴,病人事先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醫病溝通過程,立下書面「預立醫療決定」。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愛滋病器官捐贈大突破! 行政院研擬修法「患者可互捐」
感染者器官捐贈規定有望放寬!行政院提案修正感染者器官捐贈規定,研擬從原本的完全禁止捐贈,放寬成「感染者可捐贈器官給其他感染者使用」,根據行政院提案,感染者必須在事前簽署同意書。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也表示,這並不會讓感染擴大。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12)日審查「傳染病防治法、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藥事法」等修正草案。其中「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將預計放寬愛滋病感染者捐贈資格。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12)日審查「傳染病防治法、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藥事法」等修正草案。其中「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將預計放寬愛滋病感染者捐贈資格。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今年首例!台男赴泰國染麻疹 到日本沖繩旅遊才被發現
疾病管制署今(29)日公布今年首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是一名北部30多歲男性,3月份曾先後到泰國、日本沖繩等地旅遊,並且在中間返國空檔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最後在沖繩因為身體出疹就醫確認感染麻疹。
衛生單位研判他在泰國旅遊時遭到感染,已經掌握可能傳染期間的相關接觸者169人,另外也公布個案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間路線,提醒民眾注意。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這名男性在3月1日至4日至泰國旅遊,返國後於14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並分別於15、16日就醫,17日再至日本沖繩旅遊,19日因肢體出疹於日本當地就醫後收治住院,經檢驗為麻疹陽性。日本方面隨即與我方衛生單位聯繫,個案原本規劃22日返國,日方也讓在他過了可傳染期、26日才返國,症狀也已經改善。
衛生單位研判他在泰國旅遊時遭到感染,已經掌握可能傳染期間的相關接觸者169人,另外也公布個案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間路線,提醒民眾注意。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這名男性在3月1日至4日至泰國旅遊,返國後於14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並分別於15、16日就醫,17日再至日本沖繩旅遊,19日因肢體出疹於日本當地就醫後收治住院,經檢驗為麻疹陽性。日本方面隨即與我方衛生單位聯繫,個案原本規劃22日返國,日方也讓在他過了可傳染期、26日才返國,症狀也已經改善。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世衛示警「X疾病」恐爆發! 疾管署:為未知疾病備戰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2018年可能導致嚴重的國際爆發疾病,當中一項「X疾病」(Disease X)引發關注。疾病管制署今(11)日表示,世衛公布所謂的X疾病,可能是由已知或未知病原體引起,主要用意是提醒各國為可能面臨的潛在疾病威脅做好準備。並提到,疾管署平日就已從國內外疫情監測、國際間檢測合作等方面進行備戰,民眾無需特別恐慌。
WHO在官網公布的8類高危疾病,包括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CHF)、伊波拉病毒和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拉薩熱、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 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立百病毒(Nipah virus)、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茲卡病毒以及X疾病(Disease X)。
WHO在官網公布的8類高危疾病,包括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CHF)、伊波拉病毒和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拉薩熱、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 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立百病毒(Nipah virus)、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茲卡病毒以及X疾病(Disease X)。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北市老人免費健檢」下月開跑 4萬6千人可受惠
台北市107年老人健康檢查自3月2日全面開辦,凡民國42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且設籍臺北市之65歲以上長者皆可在3/2早上7時網路取號及到醫院現場登記。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指出,今年北市31家特約醫院服務名額總計提升,由4萬名至4萬6000名。
黃世傑說明,北市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努力爭取老人健康檢查預算經費,107年預算經費由5,684萬餘元增加至7,157萬餘元,今年提供A、B兩套老人健康檢查方案,供長者擇一受檢。其中A套每年皆可選擇,但106年已選擇B套(含腹部超音波)方案之長者,今年只能做A套,需間隔1年(108年)才可再選擇B套。
黃世傑說明,北市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努力爭取老人健康檢查預算經費,107年預算經費由5,684萬餘元增加至7,157萬餘元,今年提供A、B兩套老人健康檢查方案,供長者擇一受檢。其中A套每年皆可選擇,但106年已選擇B套(含腹部超音波)方案之長者,今年只能做A套,需間隔1年(108年)才可再選擇B套。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腎臟移植有希望? 美混和人羊胚胎計畫培育人類器官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聯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成功培育出全球首個人羊混合的胚胎「嵌合體」(Chimeras)。研究團隊計畫向有關當局申請延長實驗,將原本的28日延長到70日,觀察是否能在還有人類幹細胞的羊胚胎內,培育出人類器官。
加州大學生殖學教授羅斯(Pablo Ross)所帶領的團隊,在去年就已經在實驗室成功利用人類幹細胞注入豬的胚胎中,培育出人豬混合胚胎;今年與史丹佛大學遺傳學教授中內宏光聯手培育人類細胞比例更多的人羊胚胎,希望藉此實驗在羊胚胎內培育出人類胰臟。
研究團隊在美國先進科學協會年會上宣佈,將製造人類細胞比例高達0.01%的人羊胚胎,比去年的人類細胞比例只有0.001的人豬胚胎高出許多。該團隊計畫以遺傳基因編輯技術,事先關閉羊胚胎中,發育胰臟的能力,再注入人類幹細胞。預期人類的DNA能夠填補基因編碼缺塊,在羊胚胎中發育出人類的胰臟。
據了解,美國當局因為道德爭議,規定人和動物細胞混合的「嵌合體」只能存活28天,而該實驗中的人羊胚胎截至年會當天(17日)已經到第21天了。主導實驗的羅斯和中內宏光教授認為,至少需要70天,才能觀察到人類胰臟是否能在羊胚胎中生成;羅斯表示,未來若是想培育出能夠用來移植的人類胰臟,可能還需要將胚胎中的細胞比例推高到1%。
資料來源:腎臟移植有希望? 美混和人羊胚胎計畫培育人類器官
加州大學生殖學教授羅斯(Pablo Ross)所帶領的團隊,在去年就已經在實驗室成功利用人類幹細胞注入豬的胚胎中,培育出人豬混合胚胎;今年與史丹佛大學遺傳學教授中內宏光聯手培育人類細胞比例更多的人羊胚胎,希望藉此實驗在羊胚胎內培育出人類胰臟。
研究團隊在美國先進科學協會年會上宣佈,將製造人類細胞比例高達0.01%的人羊胚胎,比去年的人類細胞比例只有0.001的人豬胚胎高出許多。該團隊計畫以遺傳基因編輯技術,事先關閉羊胚胎中,發育胰臟的能力,再注入人類幹細胞。預期人類的DNA能夠填補基因編碼缺塊,在羊胚胎中發育出人類的胰臟。
據了解,美國當局因為道德爭議,規定人和動物細胞混合的「嵌合體」只能存活28天,而該實驗中的人羊胚胎截至年會當天(17日)已經到第21天了。主導實驗的羅斯和中內宏光教授認為,至少需要70天,才能觀察到人類胰臟是否能在羊胚胎中生成;羅斯表示,未來若是想培育出能夠用來移植的人類胰臟,可能還需要將胚胎中的細胞比例推高到1%。
資料來源:腎臟移植有希望? 美混和人羊胚胎計畫培育人類器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