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會引起各種致命性的併發症,同時更是一種生活習慣病,任何人得到都不足為奇。而且,糖尿病可怕的地方是一旦發病,就得終生與之為伍,無法治癒。光是這幾點,就值得我們努力改善、認真預防糖尿病的發生。雖然稱為糖尿病,不過,與其把它當成一種疾病看待,不如把它看成是一種體質處於「高血糖狀態」的問題,這麼一來,更容易幫助我們了解它的本質。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既然是體質上的問題,也就難以治癒,但只要控制得當,同樣能夠使身體回復到正常範圍或接近正常的狀態。總的來說,糖尿病固然會終生相隨,但卻是可加以控制的,若是置之不理,只會招來嚴重的後果。相反的,若是控制得好,也能過著和一般人無異的生活想。要治療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靠的不是藥物或手術,而是妥善的自我控制。
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
美國會支持台灣重回世衛觀察員 衛福部長陳時中致函感謝
美國聯邦眾議院今(23)日通過支持台灣重返世界衛生組織擔任觀察員的法案,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致函領銜提案的聯邦眾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Ted Yoho,表達誠摯感謝。
台灣從2009年開始以觀察員身分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僅2016年由當時衛福部長林奏延率團以觀察員身分參與,2017年以後連續兩年都沒有接獲邀函,被拒於大會之外。
美國眾議院於美東時間1月22日一致同意方式通過第353號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擬定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身分。衛福部國合組技監許明暉表示,這對我方是相當大的鼓舞,去年眾議院也有通過類似法案,但礙於通過時間於會期的後期,後來沒能經過參議院審議、總統簽署等流程,今年則在會期一初即通過,若能通過審議成為完整法案,意味會動用美國行政部門的力量來支持台灣參與WHO。
台灣從2009年開始以觀察員身分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僅2016年由當時衛福部長林奏延率團以觀察員身分參與,2017年以後連續兩年都沒有接獲邀函,被拒於大會之外。
美國眾議院於美東時間1月22日一致同意方式通過第353號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擬定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身分。衛福部國合組技監許明暉表示,這對我方是相當大的鼓舞,去年眾議院也有通過類似法案,但礙於通過時間於會期的後期,後來沒能經過參議院審議、總統簽署等流程,今年則在會期一初即通過,若能通過審議成為完整法案,意味會動用美國行政部門的力量來支持台灣參與WHO。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寒假嚴防腸病毒!安親班、冬令營「幼兒接觸頻繁」 要注意
小朋友陸續進入寒假,疾病管制署表示,腸病毒本週剛脫離流行期,不過假期間學童在冬令營、安親班活動,互動密切,仍可能造成小規模傳染。提醒還是要注意衛生習慣,正確洗手,如果小朋友生病就應該休息,避免到公共場所或者參與課外活動。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國內去(2018)年腸病毒疫情自4月下旬起逐漸上升,於6月進入流行期,達到高峰後緩慢下降,而後於11月再度上升並於11月底超過流行閾值,12月底疫情開始下降。上週(1月6日至1月12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0,479人次,已連續兩週低於流行閾值(11,000人次),正式脫離流行期,並預期疫情持續趨緩。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國內去(2018)年腸病毒疫情自4月下旬起逐漸上升,於6月進入流行期,達到高峰後緩慢下降,而後於11月再度上升並於11月底超過流行閾值,12月底疫情開始下降。上週(1月6日至1月12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0,479人次,已連續兩週低於流行閾值(11,000人次),正式脫離流行期,並預期疫情持續趨緩。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最新10大癌症排行「3癌不減反增」 肺癌幾乎都是女性!
衛福部國健署今(27)日公佈105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蟬聯11年冠軍,但因篩檢意識增加,發生率已連兩年下降,反而是肺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尤其是女性肺癌發生率明顯上升。目前醫界也推測,可能和空汙、二手菸等環境危害有關。
肺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癌上升比例,分別比104年增加402人、253人、61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肺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發生率增加,主要和民眾危機意識提升有關,越來越多人會主動去做篩檢,因此早期發現的案例數增加。
肺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癌上升比例,分別比104年增加402人、253人、61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肺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發生率增加,主要和民眾危機意識提升有關,越來越多人會主動去做篩檢,因此早期發現的案例數增加。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農委會發豬瘟國家級警報 衛福部:新興疾病爆發比照辦理
大陸豬瘟流行,卻有國人頻帶豬肉回台,邊境至今累積5例豬瘟案例,農委會12日中午首次發出國家級警報「防疫訊息」,遭部分網友質疑擾民。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3)日表示,即時發出豬瘟防疫簡訊提醒民眾,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未來發生重大食安事件或新興疾病,也可望比照辦理。
農委會防檢局12日簡訊寫道,「自國外返國勿攜帶肉製品入境,違者可罰100萬元」,卻遭部分網友質疑,「可是地震都收不到豬瘟??關我屁事啊??」、「防範豬瘟什麼的,好像第一次用這樣通知齁」。
農委會防檢局12日簡訊寫道,「自國外返國勿攜帶肉製品入境,違者可罰100萬元」,卻遭部分網友質疑,「可是地震都收不到豬瘟??關我屁事啊??」、「防範豬瘟什麼的,好像第一次用這樣通知齁」。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健保400mg皰疹藥放寬給付 不限年齡部位族群
皰疹和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感染患者疼痛苦不堪言,但多數患者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只能自費買藥。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天(15號)宣布,十二月一號起,開放使用四百毫克治療皰疹藥物的患者,不限部位和病患族群,都可享有健保給付。(戎華儀報導)
目前健保給付抗疱疹病毒藥物的條件,包括疱疹長在頭頸部或生殖器周圍,或是免疫機能不全、癌症及器官移植患者發生疱疹,才能使用,不符條件者需自費幾百塊到上千元買藥。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已經同意開放給付用來治療疱疹和帶狀皰疹的400mg口服藥物,不限年齡及病患族群,也不限發生部位,但療程已7天為限。
目前健保給付抗疱疹病毒藥物的條件,包括疱疹長在頭頸部或生殖器周圍,或是免疫機能不全、癌症及器官移植患者發生疱疹,才能使用,不符條件者需自費幾百塊到上千元買藥。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已經同意開放給付用來治療疱疹和帶狀皰疹的400mg口服藥物,不限年齡及病患族群,也不限發生部位,但療程已7天為限。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英教授發現「抗疱疹藥預防阿茲海默症」 台灣實驗證明
最新研究發現,疱疹導致阿茲海默症的證據越來越充足。英國分子神經生物學家伊札基(Ruth Itzhaki)撰文指出,「我發現了至今最有力證據,以顯示疱疹病毒是阿茲海默症病因之一,這說明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能治療這種疾病,兒童甚至也可接種疫苗來預防。」她提到,「令人振奮的是,在台灣已有大規模樣本實驗,證明使用特定抗疱疹藥物能預防阿茲海默症。盼望其他國家如果有這方面實驗,也會出現相似的結果。」
據BBC報導,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失智症,全球有超過3000萬人罹患,這種病只能透過藥物緩解,無法治癒。伊札基指出,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SV1)是阿茲海默症主因,多數人會在嬰兒期感染,它會隨著老化、免疫系統衰退而進入大腦,潛伏腦中,之後會在周圍神經系統中保持休眠狀態。當壓力大、免疫系統減弱,或因其他微生物感染而誘發腦部發炎時,病毒可能會活化,還可能會反覆活躍,而不斷累積損傷。 伊札基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分子神經生物學榮譽退休教授。
據BBC報導,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失智症,全球有超過3000萬人罹患,這種病只能透過藥物緩解,無法治癒。伊札基指出,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SV1)是阿茲海默症主因,多數人會在嬰兒期感染,它會隨著老化、免疫系統衰退而進入大腦,潛伏腦中,之後會在周圍神經系統中保持休眠狀態。當壓力大、免疫系統減弱,或因其他微生物感染而誘發腦部發炎時,病毒可能會活化,還可能會反覆活躍,而不斷累積損傷。 伊札基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分子神經生物學榮譽退休教授。
訂閱:
文章 (Atom)